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12-22 04:50: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A.整体性
B.阶段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



2、综合题  根据材料和我国某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青海湖整体水位持续下降,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近年的监测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2年,青海湖水位上涨54厘米。随着水位上升,青海湖面积不断扩大,2012年比2008年增加了132平方千米。
(1)简述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该区域气温日、年较差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2)分析近年来青海湖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6分)



3、单选题  ? 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大陆的台资企业以制鞋、家具等为主;而中期则以计算机外设部件为主,2000年以来,开始将笔记本电脑和集成电路等产业转移至大陆。据此完成(1)——(2)题。
(1)这种产业转移
[? ]
? 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转移
? C、增加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 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2)台湾产业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
? A、大陆地价、工资水平较低
? B、大陆服务业发达
? C、台湾劳动力素质较低
? D、台湾人口数量剧减



4、综合题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土地总面积137万亩,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管理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材料二:下图为北京市农业分布图。

材料三:下表为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

项目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人口(亿人)
14.42
15.47
16.00
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
6 056
6 838
7 360
人均粮食消费量(千克)
420
442
460
(1)试评价顺义区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
(2)北京不同地区的农业各具特色。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核桃、柿子、板栗、梨树等经济林,说明其主要意义。
(3)分析我国粮食消费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4)试从气候、地形、水源三方面分析我国粮食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5、综合题  东北地区山川秀美,物产丰富,又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保卫开发和建设这块宝地。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1)甲地形区的名称是?
?
(2)乙市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东北曾被誉为“共和国经济的长子”。东北是计划经济体制最早建立、影响最深的地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大中型国有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1978年辽宁、黑龙江两省的人均GDP仅次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到2002年辽、黑两省分别降到第9、第18位。
(3)结合材料二,指出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