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4:50:29
1、单选题 如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针叶林带
C.山地荒漠带
D.山地冰雪带
小题2:植树造林只所以能防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因为植被能
①涵养水源,减弱地表径流
②防风固沙
③增长降水
④吸滞尘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图示该地区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故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山麓自然带可能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图示山脉均较高,故山上可能形成山地针叶林带。
小题2:植被能保持水土主要从涵养水源,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故能减轻水土流失。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12月26日13时45分,我国海军舰艇编队从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并于10天后抵达任务海区。
材料二: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行程路线图
材料三:中非合作项目之一: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埃及资源和地缘优势,在埃及投资建设纺织厂,70%以上的产品将出口到欧洲、美国以及中东国家。
(1)北京时间12月28日19时,舰艇编队经过马六甲海峡(100°E)时正值日落,则此日当地的昼长约为________。为及时了解我国舰艇编队和商船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并适时调度,需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
(2)舰艇编队途经北印度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舰艇编队先顺风逆水后顺风顺水
B舰艇编队一路顺风顺水
C我国珠三角地区容易发生风暴潮灾害
D我国珠江口容易发生咸潮灾害
E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3)世界各国对打击索马里海盗非常重视,主要是因为从波斯湾经________运河或经非洲南端________角至欧美的油轮都途经索马里海域。且此海域是世界各大洲特别是________洲、非洲和欧洲各大洲海上贸易的咽喉通道。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埃及建纺织厂的区位优势。
参考答案:
(1)11小时20分钟? GPS、GIS技术
(2)B? D? E
(3)苏伊士?好望?欧
(4)埃及盛产长绒棉;地处交通咽喉(地处苏伊士运河航线要冲)交通便捷;距市场近? (距欧洲、美国、中东近,缩短了运输距离);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④河段在冬季易发生凌汛现象
B.图中④河段含沙量最大
C.黄河下游因降水量小而流域面积小
D.①②③④四段中流速最快的是②
小题2:下列不属于黄河河口处无大城市原因的是
A.河流的航运价值不高
B.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
C.黄河下游多凌汛
D.黄河下游多次断流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黄河的水文特征。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容易发生凌汛现象,但是凌汛现象一般发生在在初冬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④河段位于黄河下游,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最大;黄河下游因为是地上悬河,所以流域补给面积小;②河段流经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水流为①②③④四段最快的。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资源、交通、政策等。黄河河口位置河流的航运价值不高,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黄河下游多次断流导致黄河河口位置无大城市。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归纳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判断A地与B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简述C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3)C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乙。
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4)D地是我国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请依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下图,描述该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
参考答案:
(1)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A地降水量大。 原因:A地距海更近,受海洋的影响更大;地处山地迎风坡(或者B地距海远,受海洋的影响小;地处山地背风坡)。
(2)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等。
(3)不合理。
秸秆燃烧、自然腐烂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环境;秸秆作饲料、肥料比重较小,会使土壤有机肥力降低。
(4)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增加,农作侵入牧区,过度开垦使得草地变成旱地;草场面积缩小,导致牧场进一步超载,并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荒漠化进一步加剧;农作区需要较多劳动力,又会造成新一轮的过度垦牧。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