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4:49:48
1、单选题 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据表中数据回答题:?
| ?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南半球昼长夜短,故只有丁地符合。
小题2:根据四地的昼长可分别计算其夜长,进而可计算其昼夜长短的差异,纬度越高,则昼夜长短的差异越大,即可判断纬度高低。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进而分析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并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与纬度之间的关系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第30届奥运会于英国伦敦夏令时(比标准时间快一小时)7月27日20:12开幕,下图是开幕当日四个城市的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地,从南向北排列正确的是2.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A.甲 乙 丙 丁
B.丙 丁 乙 甲
C.乙 甲 丁 丙
D.甲 乙 丁 丙
E.①②
F.②③
G.③④
H.①③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7月27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从图上可以看出丙的黑夜时间是最短的,白昼时间最长。说明丙的位置是在最北,应排在最后,排除选项A、?B。再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可以看出甲是昼短夜长,其余都是昼长夜短,说明甲在南半球,其余的都在北半球,说明甲的位置是在最南,则甲应该排在最前面。故选D。
2.假如地球没有公转,太阳永远直射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因为地球公转,产生黄赤交角,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造成地方昼夜长短的差异,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列图中(斜线部分表示黑夜,小圆圈表示极圈),太阳直射点的纬线相同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图自转方向反映图示为南半球,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B图示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C图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D图晨昏线经过极点,即与经线重合,判断为春分或秋分日;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二分二至日晨昏线分布的基本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如图为某年8月7日部分地区光照示意图,中心点表示极点,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P地的纬度最有可能是( )
A.90°N
B.78°N
C.66°34′N
D.12°N
小题2:关于P、Q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P地地方时是12时
B.该日P地昼长是Q地的2倍
C.该日P地正午太阳高度约是Q地的2倍
D.此时在P地可观察到太阳位于正北方地平线上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则该光照图为北半球俯视图。由于P地此日刚好出现极昼,则其纬度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互余,太阳直射点约4天移动1个纬度,8月7日与夏至日相差约46天,则太阳直射点大约在12°N,P地所在纬度最有可能是78°N,故B项正确。
小题2: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读图可知,P地刚好出现极昼,P地地方时为0时,在P地可观察到太阳位于正北方地平线上;由于无法判断Q地所在纬度,则无法判断P、Q两地昼长的关系;由于Q地纬度较P地低,则Q地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代表晨昏线与某地方时经线的交点日移动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若该点移动速度最快,则该地方时为:
A.3时
B.6时
C.9时
D.12时
小题2:若该点地方时为24时,则在下面日期中,该点移动最快的是:
A.4月1日
B.5月1日
C.6月1日
D.7月1日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
小题1:纬度越低纬线越长,24小时完成一周,相应的速度也就越快。如6点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赤道最长,故速度最快。
小题2:24点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日期越接近6.22或12.22,该纬线的纬度越低,也就是纬线越长,故速度也就越快。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