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4:12:07
1、单选题 图中数字代表人口发展的不同阶段,据图回答问题。
小题1:右图中人地关系最为紧张的发展阶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图中最容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发展阶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能够代表我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的阶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4:图中①与②相比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
A.战争
B.疾病
C.生活水平差
D.老年人口多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小题1:人地关系最紧张为工业化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模式,故③符合。
小题2:①阶段的人口增长特征:“低—低—低”阶段,且出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判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小题3:我国目前的人口处在由“高—低—高”向“低—低—低”的过渡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数值为正数,故②符合。
小题4:①阶段由于人口老龄化明显,故使死亡率较高。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国近200年来的出生率、死亡率示意图,据图完成1-2题。
1.下列排序符合该国人口增长阶段特征规律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2.下列叙述符合该国人口特征的是:
[?]
A.②阶段总人口最多?
B.③阶段人口增长缓慢
C.①②阶段之间,出生率的变化大于死亡率的变化?
D.③④阶段之间,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其带来的后果是
[? ]
A.阻碍经济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劳动力充足,促进生产发展
C.对资源需求增长,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
D.消费者增多,扩大了市场,有利于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构成图”和“人口性别与年龄构成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甲图为世界上某一地区的某一国家,该国最有可能位于
A.东亚
B.北美
C.西亚
D.拉美
小题2:若甲图为我国的某一城市,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A.乌鲁木齐
B.北京
C.成都
D.深圳
小题3:若乙图X为女性,则该国家和城市的主要产业最有可能是
A.资源密集型
B.劳动力密集型
C.市场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甲图所示,该地区该国家外来人口超过了本地人口。目前西亚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了大量的外籍劳工,有些国家外来人口超过了本国人口。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选项中深圳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该地区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显示女性劳动人口较多,劳动人口总比重高,所以最有可能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该图是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图和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
小题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区有________。试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小题2:以我国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并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小题1:省区:沪、苏、津、粤。
原因:实行计划生育,人口的自然增长缓慢,年轻人口所占比重下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医疗卫生水平进步,人的平均寿命延长。
小题1: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趋向: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不断加剧;
原因:东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活力强,吸引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来此地务工和经商,造成人口密度增加。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读图能力。从图中信息可知,沪、苏、津、粤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进入老龄化。老龄化产生的原因从新生人口比重低,生活质量高,医疗卫生水平进步,人的平均寿命延等方面分析。
小题1:从东,中,西人口柱状图看分布不均,东部人口越来越多,西部人口越来越少。导致人口流动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经济越发达,有更高的经济收入,就业机会多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