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4:07:06
1、单选题 2011年3月19日,渝新欧国际铁路进入全程试运行。列车于4月5日凌晨达到德国杜伊斯堡。读下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小题1:在渝新欧全程试运行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B.北京与悉尼昼长差距较短
C.塔里木河进入汛期
D.哈尔滨昼短夜长
小题2:渝新欧国际铁路沿线东西两端的自然带分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材料可知,试运行期间,日期是3月19日到4月5日,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时是在近日点附近,约在1月初,所以A错。塔里木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在7、8月份,还未到 ,C错。3月21日是春分,春分后,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D错。试运行期间,时间正好在春分日附近,春分日全球各地昼长相等,北京与悉尼虽然分别在北半球和南半球,春分日前后,昼长差距也是相对较短的,B对。
小题2:渝新欧国际铁路东端位于重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西端位于德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所以D对。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属于地中海气候 下的植被,温带草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的植被,A、B、C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带分异。从赤道向高纬,随着纬度的增加山麓地带的热量也逐渐减少;故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也会逐渐降低。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表述正确的是
[?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各纬度带表现相同
B、山地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越多
C、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
D、垂直分异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山地甲、乙、丙三地气温、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山坡上出现永久积雪的海拔约为3500米
B.乙地山顶附近的植被分布有亚寒带针叶林带
C.甲地区最可能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
D.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呈现温带荒漠景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永久积雪是在夏季最高气温时也不融化的积雪。甲最热月气温是20°C,海拔2000米,出现永久积雪海拔需要上升3300米,即甲坡在海拔约5300米处才有永久积雪,A错。乙地位于山顶,最热月气温-9°C,应属于寒带,不会有亚寒带针叶林带,B错。甲地区最冷月气温小于0°C,夏季气温较高,应属于温带,年降水量少,属于半干旱区,所以植被可能是温带草原,C对。丙地最冷月气温大于0°C,为亚热带景观,且年降水量较多,不会是温带荒漠景观,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小题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垂直分异。
小题1:根据图示山地草原和森林的过度向上则依次为山地草原草甸带;高寒荒漠带和积雪冰川带。故选A项。
小题2:山地垂直地带性的山麓植被与当地纬度地带性的植被一致。
点评: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异规律,结合图示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