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6 15:29: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该图示意某区城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N 地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N地气压高于P地,判断图示N地的北面气压较高,等压线以南气压较低,风向可利用画图判断,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 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风向斜穿等压线即可画出风向箭头。
考点:本题考查等压线与风向。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等压线分布进行风向基本画图方法,掌握影响风向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规律。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压⑤点最高,④点最低
B.气压①②③点相等
C.气压①点最高,⑤点最低
D.近地面气压甲地<乙地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空气受热,气流上升
B.乙地气流下沉,多阴雨天气
C.若此图为热岛环流,则甲地为郊区
D.甲乙两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气压变化规律,在竖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⑤、②、④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同,A错。①、②、③海拔高度相同,气压不同,B错。①比⑤海拔低,气压高。③比④海拔高,气压低,所以图示点中,气压①点最高,③点最低,C错。近地面气压与高空相反,所以近地面气压甲地<乙地,D对。
【小题2】甲地空气受热,气流上升 ,甲地近地面是低压,A对。乙地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B错。若此图为热岛环流,则甲地为市区,盛行上升气流,C错。甲乙两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方向为顺时针,D错。
考点:热力环流的原理,气压变化规律,等压面。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中的四幅图,回答第16—18题。

小题1:图中的地理现象,出现在南半球的是(?)
小题2:在图中D图所示的天气系统影响下,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B.我国北方地区秋高气爽
C.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多雨
D.我国江淮流域的梅雨天气
小题3:关于CD两个天气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是中心为低压的气旋
B.C是中心为高压的气旋
C.D是中心为低压的反气旋
D.D是中心为高压的气旋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A为顺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图,B为北半球的由水平气压梯度力产生的风向向右偏,C为北半球的气旋,D为北半球的反气旋。
小题2:在反气旋的控制下,可能出现的是我国北方地区秋高气爽。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与气旋有关,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多雨与夏季风有关,我国江淮流域的梅雨天气与江淮准静止锋有关。
小题3:C是中心为低压的气旋;D是中心为高压的反气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与冷锋活动有关的天气现象是
①江准地区的梅雨?②冬季的寒潮?③北方夏季的暴雨?④北方的春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江淮地区的梅雨是准静止锋的影响;北方的春旱是高压控制形成的天气。故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200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庆祝新中国诞辰六十周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的经济商务中心区
B.鸟巢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C.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D.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小题2】阅兵期间气象预报工作十分出色,为阅兵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下列四幅图中符合阅兵期间我国雨带分布情况的是(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北京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A错误;北京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错误,D正确;鸟巢没有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B错误。
【小题2】中国东部降水主要为锋面雨,10月,锋面雨带退出大陆,东部地区雨季结束。西南地区冬半年降水较多。
考点:中国锋面雨带。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