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6 15:24: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图”(图16),回答问题。
1.图16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资源分别是2.下列关于西电东送对西部和东部地区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推动西部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②可以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环境建设
③有利于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
④可以带动东部地区冶金、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A.水资源、天然气和电力
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E.①②③
F.②③④
G.①②③④
H.①③④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1.①是南水北调,②是西气东输,③是西电东送。选择A项。
2.西电东送对西部地区意义是以推动西部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变西部地区的资源
优势为经济优势,有利于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东部地区意义是可以改善东部地区
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等。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B.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C.经济发展指标基本无变化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小题2: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
A.1985~1990年
B.1990~1995年
C.1995~2000年
D.2000~2005年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1985~1995年环境污染指数呈下降趋势,环境污染有所减轻,答案A错误,资源能源消耗指数多数年份在0.6以上,所以说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故答案选B,经济发展指数上升较多,应该说经济发展指标发生明显变化,答案C错误,该时期内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资源索取量较大,不能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故答案D错误。
小题2:读图可以看出1995~2000年期间经济发展指数较高,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相应时期内环境污染指数和资源能源消耗指数相对较低,是四个时间段中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故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某地秸秆利用示意图,完成下题。

小题1:围绕秸秆有四种不同的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四种利用方式中,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做到秸秆作为肥料还田,没有发挥其能源与饲料方面的价值;乙为人提供燃料,效益低下;丙用秸秆发酵产生沼气,没有综合利用;丁是用秸秆作饲料、肥料、燃烧等多方面的利用价值,故效益最好。选D正确。
小题2:乙是秸秆用做薪柴,做生活用能,不能做到有机肥还田,是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的方式。选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目前,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
A.土地供应相对紧张
B.南岭阻隔水陆交通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状况。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劳动力素质较低;生态环境形式严峻;重复建设突出;人地矛盾加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黑土和沼泽土是东北地区生产潜力较大的两种土壤。但是在东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它们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因此,做好黑土和沼泽土整治工作,关系到东北地区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据此回答题。
小题1:关于黑土的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速扩大建设商品粮基地,以保持黑土较高的肥力
B.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以提高土壤肥力
C.注意土壤培肥,以避免土壤冲刷
D.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小题2:导致湿地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燃烧煤、石油,排放CO2
B.大量堆放工业废弃物
C.农业围垦和城市开发
D.海洋资源开采及赤潮现象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东北平原是我国乃至世界黑土的主要分布区。黑土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水土流失的现象,为合理利用黑土需实行科学的耕作制度,注意土壤培肥,增施有机肥,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以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
小题2:过度开垦湿地是导致东北地区湿地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明确东北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黑土上的草甸植被破坏,自然平衡遭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对此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保护土壤来解决黑土流失的问题。过度开垦湿地是导致三江平原湿地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