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07-11 04:28: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关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美国领导建立的军事政治组织?②它的建立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③它的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④两极格局瓦解后其规模逐渐缩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④两极格局瓦解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仅没有解散,而且吸收更多的成员国,北约东扩,因此排除后选C。
点评: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和苏联的解体,欧洲的政治与安全角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北约的职能转变为政治军事组织,所要面对的议题也从过去的军事威胁,扩散到全球恐怖主义、能源安全、全球暖化、疾病、网络攻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多元问题上。1991年12月,北约首创成立了由北约国家、前华约国家、独联体及波罗的海三国组成的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1994年1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首脑会议一致通过了同中欧、东欧国家和俄罗斯建立和平伙伴关系的方案。1997年5月,为把北约与伙伴国的政治军事合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加强欧洲和大西洋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北约国家与伙伴国家外长共同决定成立欧洲北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2002年11月21日布拉格召开的北约高峰会议,达成了第二波的东扩。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是美国人作的一幅漫画,图中的牙医是指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漫画讽刺了赫鲁晓夫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失败,画中赫鲁晓夫(牙医)手持大钳子要拔掉古巴卡斯特罗(病人)满嘴的“导弹牙齿”,还没下手自己已经心疼得掉下了眼泪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合作中谋发展日渐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后的西欧呈现着一个利益多元化与各利益主体需要进行多重整合的局面,……而美国……鼓励西欧不但在经济上联合,而且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也加强合作与联合。这就使得走欧洲联合之路的决策在客观上顺应了美国和法国各自的战略需要,尽管它们的战略出发点完全不同。
——谢伟良《世界的分裂:冷战的兴起》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针对国际合作这一中心命题,新自由主义认为,尽管不可能出现自然而然的全面互利的“和谐”状态。……当考虑到武力解决利益冲突的代价过高或者当发现合作能给彼此带来好处的时候,作为理性行为的国家必然倾向于合作。新现实主义则认为,国家的自私本质决定了只有存在一个强大权威(霸权或世界政府)的情况下,合作才可能发生。国家关系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霸权秩序代替另一个霸权秩序的过程,霸权秩序的合法性是通过霸权战争确立的。
——宋伟《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的考察——以战后法德关系为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与法国战略出发点有何不同?(6分)
(2)评材料中关于国际合作的观点。(8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法国:保障自身安全,谋求经济独立发展;避免欧洲再陷混战。(4分)美国:壮大资本主义阵营,控制西欧,对抗苏联。(2分)
(2)新自由主义认为,国际合作是必然趋势,是基干国家利益的理性行为(2分)评述:二战后,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的建立;维护战后和平,促进世界发展;“冷战”期间,欧共体成立、不结盟运动兴起等,冲击了“冷战”秩序,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两极对峙结束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为应对恐怖大义、环境污染等,基于联合国框架协议基础上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和平与发展成新的世界主题。(6分)
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合作必然依托于霸权秩序的存在。(2分)评述: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构建是美苏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作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呈现出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两极对峙格局下,正是大国强权政治的存在与威慑使世界近半个世纪没有发生大的冲突,相对和平;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希望依靠大国霸权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本题解析:(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欧洲联合的原因是保障自身安全,谋求经济独立发展;避免欧洲再陷混战;而材料中美国希望联合起来的目的在于壮大资本主义阵营,控制西欧,对抗苏联。(2)首先归纳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新自由主义认为,国际合作是必然趋势,是基干国家利益的理性行为,或是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合作必然依托于霸权秩序的存在,结合所学内容寻找相关史实论据加以证明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学生往往对提炼或概括材料中的核心观点有一定的困难,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或根本不会概括,这种情况需要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多下功夫,勤加实践,同时也需要综合提高语言文字的素养和水平。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1946年3月)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和历史的发展,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但也要看到,世界各种力量的发展仍很不平衡。
——江泽民《在武汉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1999年)
材料三 《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请回答:
(1)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开启了一个特殊的时代,为此美国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江泽民同志论述的要点有哪些?(6分)
(3)根据材料三,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结束后,美国能否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为什么?(9分)


参考答案:(1)措施:提出杜鲁门主义,实行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北约组织。(3分)
(2)①“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发展趋势是多极化,但最终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2分)
②美国虽然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正日益增强。(2分)
③世界发展的多极化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
(3)变化: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暂时呈现“一超多强”,总趋势是多极化。(2分)
不能。(1分)原因:①因为经济力量多极化决定政治力量的多极化(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2分)②国际政治民主化趋势日益加强;(2分)③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铁幕演说”是冷战的序幕,为此美国从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等方面进行冷战,以此来对付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第(2)中从材料二中“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关键信息来归结答案。第(3)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信息来概括变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不难回答;第三小问从经济力量多极化、政治民主化以及世界和平发展为主题的角度综合分析概括。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是朝鲜战争中某一阶段的形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甲所示的区域是“联合国军”和韩国军队的退守区
②乙所示的灰色区域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控制
③丙所示的军事行动使战场上的力量对比发生改变
④丁所示的纬线是当时战争双方的实际军事接触线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并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于中国志愿军入朝作战,“联合国军”和韩国军队退守至釜山,故①正确;丙的军事行动是指美国麦克阿瑟率军从仁川登陆,改变朝鲜战争态势,故③正确,本题选择A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