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四)

时间:2017-03-02 09:11: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A.社会制度的价值观不同
B.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C.复杂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
D.各种政治力量的平衡和相互制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因果关系的判断能力。两极格局与多极化格局的转换,归根结底取决于世界经济力量中心的变化,取决于大国、强国综合实力的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2008奥运圣火传递中,一些西方国家扮演极不光彩的角色。针对这种情况,博客上有这样的文章:
A:当我们关上大门时,你们靠走私毒品来“打开市场”。当我们想拒绝毒品时,你们就用武力强行推销。当我们碎裂成几片时,你们的军队闯进来要求公平分赃。等我们也信奉自由贸易时,你们却责骂我们夺走了你们的工作……
B:当我们建设我们的工业时,你们称我们是污染者。你们一边享用我们提供的物美价廉的商品,一边责备我们助长了温室效应……
材料二 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中A部分所指的历史事件。并指出“温室效应”形成的历史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出西方国家针对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进行“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苏东剧变和世界多极化趋势中,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在19世纪上半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的局面,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并发动了鸦片战争;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共十四大之后,中国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历史因素:三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发展带来的污染。
(2)利用旧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经济掠夺;在“民主化”和“人权”旗帜下,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
(3)一定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局势,抢抓机遇,全力发展;要抵制和反对西方腐朽思想渗入,维护国家安全和独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战后初期美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
A.遏制共产主义
B.维护雅尔塔体系
C.建立全球霸权
D.维护世界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进一步加强,在欧洲推行“冷战”政策,在亚洲发动局部战争,其目的就是要建立全球霸权。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为德国履行本条约之保障起见,凡坐落莱茵河以西之德国领土连同各桥头,自本条约实行起15年期间内均应由协约及参战各国军队占领”。这一条款应当出自?
[? ]
A.《布列斯特和约》? ?
B.《四国条约》 ?
C.《慕尼黑协定》?
D.《协约各国和参战国对德和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冷战”下的世界
B.大国博弈下的国际关系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图片涉及到欧洲欧共体成立、柏林墙的修建、中美关系、第三世界掀起的不结盟运动,四者都是战后国际格局的表现,结合选项,只有A能全面反映图片的信息。故选A。B项表述不准确;C项不符合欧共体的建立和柏林墙的修建等;D项不符合欧共体、柏林墙和不结盟运动等。
点评:冷战是美苏之间的除直接战争之外的激烈的对抗,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和以苏联为中心的两大阵营之间的激烈的较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柏林墙等反映了这一现象;在两极格局之下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表现有欧共体的建立、中国的发展、不结盟运动等。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