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24 05:47:21
1、选择题 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历史原因是( )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魏晋时期依据门第选官制度的相关内容,这种制度名称是九品中正制。AB两项是依据名声与才能选官的制度。D项是依据才能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官。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历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李明《浅论世官制向职官制嬗变的历史动因》
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
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
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度”下,主要官员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产生的?根据材料一,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有哪些?(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我国古代选官核心标准的演变。(3分)
(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四,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说明两种选官制度的关系。(5分)
(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及影响。(8)
参考答案:(1)方式:世袭。原因:守法世族的削弱,士阶层的崛起;私学的产生;战国时期新人才观的提出;县郡制和谷禄制的推行。
(2)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3)不同:察举制;考试并不决定取舍,而只决定高下。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关系: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
(4)原因: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方的势力增强;打破门阀世族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
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
影响: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秦朝废分封行郡县 ②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
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④元朝设中书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政治制度。依据所学,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君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分析选项,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与题意不符,①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④中的中书省在元代掌握大权,甚至左右皇位的继承。所以应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的中朝制度、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诗经》所收之诗,绝大部分是什么时期的诗歌
A.西周初年至战国
B.西周至春秋中期
C.春秋至战国
D.整个周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绝大部分是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因此选B.
考点:《诗经》
点评:《诗》、《诗三百》——《诗经》(1)概况:①地位:《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②时限: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2)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国风”)——民间的民歌;雅——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颂——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上古篇)》中写道:“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七百年”。与这里的“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父系家长制
B.禅让制
C.皇帝制度
D.分封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理解历史事物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维持了约七百年”、“武王、周公”等,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理解。西周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封建”即“封邦建国”,因此D符合题意。 A项是原始社会末期的制度;B项是原始社会的权利继承制度;C项是秦朝以后实行的制度。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