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9 00:52:41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苏战略核力量比较(1970年)
材料二 据统计1946~1975年期间,美国总共有19次直接或间接发出使用核武器的威胁,苏联也多次准备按下核按钮。
材料三 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近年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执意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并大量增加军费,又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世界近现代史》
请回答:
(1)最早拥有核武器的是哪两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谈谈美苏争霸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给世界人民提出什么警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美、苏两国。导致美苏两国军备竞赛升级,尤其是在核军备上。
(2)美苏争霸造成了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是当时世界不得安宁的根源。
(3)世界仍然受到战争的威胁,仍不太平。世界人民必须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的《史学原论》(1897年出版)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指碑碣及其上面的文字),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 ]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人的姓名文化源远流长,同一姓氏下有不同分支(传芳、衍派等)。下列图片是闽南民居门首上常见的部分标记,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源自中国古代的分封制度 ?
B.它们都反映了各自姓氏的发源地 ?
C.它们是研究人口迁移的重要史料 ?
D.“衍派”不同,姓氏一定也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宣布,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两高穴村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认为曹操的陵墓。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封“魏王”,死后谥号“武王”。你认为在确认曹操墓的下列证据中,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
[? ]
A.考古学家根据史书记载,得出曹操陵墓位于今河南安阳一带的结论
B.墓葬中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物品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
C.墓中出土的一批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石枕
D.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据鉴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