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2 02:05:42
1、判断题 杜鲁门说:“我决定,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其实质是
A.缓和同苏联的矛盾
B.防止日本东山再起
C.避免日本的分裂
D.要单独占领日本
2、判断题 1971年,苏、美、英、法四国签署了关于柏林问题的协定,承认西柏林不是西德的组成部分,但同时也肯定西方三国在西柏林的权利和责任。下列史实与上述做法本质完全相反的是( )
A.《马关条约》后日本归还中国辽东
B.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的规定
C.英俄支持阿古柏政权
D.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3、判断题 冷战中,美国为遏制苏联采取的经济举措是(?)
A.经互会的成立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
D.华约
4、判断题 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苏联模式的僵化
B.与美国争霸拖垮了苏联经济
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D.经济体制改革的失利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不可能有稳定的政治和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冒险和混乱。我们的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得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此外,任何为了政治或其他目的而企图增长人类痛苦的政府、政党或集团,都将遭到美国的反对。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
材料二:一项帮助东欧的无形的(新)马歇尔计划(价值高达1000亿美元甚至更多)正在形成。在美国的马歇尔计划(640亿美元)启动了被战争搞得疲惫不堪的西欧经济之后40多年,一个同样雄心勃勃的计划正在制定,以促进东欧的变革。新援助战略的明确内涵是将大量资金注放东欧,使其成为恢复混乱经济的样板,以重新启动苏联国内的改革进程。这种改革旨在促进从失调的控制经济转变为资本主义。
——美国《世界箴言》(1991年4月刊)
材料三: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那样,今天的前苏联几乎筋疲力尽。商业利益将在1992年促使西方在前苏联提供援助。便是我们目前不像1947年那样感觉到明显的安全威胁,因此西方盟国今天大概不会像美国当年为欧洲复苏而使出那么多钱。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92年2月25日)
请回答:
(1)马歇尔声明“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的。请结合材料一中的有关文字对此加以简要评价。
(2)参照材料一和材料二,马歇尔计划与“新马歇计划”所反映的美国战略意图的异同。
(3)材料三与材料二表明,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西方国家对“新马歇尔计划”的调整明显下降。试指出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