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12-14 04:03: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冷战”期间,既体现了美苏对抗的紧张与激烈,又体现了他们成功运用自我控制机制,在战争边缘上寻求妥协的事件是
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B.越南战争
C.朝鲜战争
D.柏林危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并未体现寻求妥协;B.越南战争与C.朝鲜战争,美国最终参战,因此排除后选D。?
点评:雅尔体制及其作用下的"冷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重要的切人点如从雅尔塔体制形成到表现"冷战"、美苏争霸,直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引起的国际格局的变化等。从命题的形式上看与当今重大时政问题相联系是命题的重要方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
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材料中的“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可知该措施属于军事措施,故排除A、B两项;华沙条约组织是苏联发起的,故排除C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发起并组织的,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是(?)
A.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B.北约的成立
C.经互会的成立
D.华约的成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欧洲 北约 和 华约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出现,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因此选D。
点评:为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和威胁,保障苏联的利益和安全,1955年5月,苏联和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八国政府首脑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华沙条约。它使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东西方“冷战”进一步加剧,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中国崛起而带来的挑战,是美国在21世纪前期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报告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提出了一系列潜在挑战”。“中国既不能容忍美国在亚太地区长期的军事存在,也不会接受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权”。“中国已经拥有战略核武器库,尽管不很多,但足以打到美国本土”。“(2015年后)强大的中国将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调整地区力量结构,并不惜冒险与邻国及本地区以外的强国发生冲突”。
——摘自美国国防部《东亚一太平洋地区安全战略报告》
回答:
(1)材料中所反映的美国国防部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概括说出其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什么?(3分)你认为其提出这一观点的实质是什么?(2分)
(2)你认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来说有何积极的政治意义?(2分)
(3)你如何看待当今的中美关系的发展?(3分)


参考答案:(1)观点:中国的崛起是对美国的重大挑战(或中国威胁论)(2分)。理由:中国不允许美国在亚太地区长期的军事存在和拥有主导权;中国核武器的威胁;中国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调整地区力量结构(3分)。实质是为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2分)
(2) 有利于维护包括亚太地区在内的世界和平与安全;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答出一个方面即可得2分)。
(3) 中美两国应该求同存异,加强合作,建立互信关系,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两国的关系虽有曲折,但稳定是大方向(言之有理即可得3分)。


本题解析:(1)材料观点依据:中国崛起而带来的挑战 ,是美国在21世纪前期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理由分析依据:“中国既不能容忍美国在 亚太地区长期的军事存在,也不会接受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权”。“中国已经拥有战略核武器库,尽管不很多,但足以打到美国本土”。“(2015年后)强大的中国将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调整地区力量结构,并不惜冒险与邻国及本地区以外的强国发生冲突”。整个材料观点是从美国角度评价中美关系的发展,反映中美在亚太地区的矛盾与冲突,由此分析实质。
(2)本问考查中国崛起的意义,主要是从当今世界局势与世界和平与安全两个角度分析归纳。
(3)本问为开放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对于中美关系的发展,既要看到双方的共同利益,也要看到双方的矛盾与冲突,以中美关系的发展对包含亚太地区的世界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现代世界的形成
材料一:20世纪部分大事年表

年代
世界大事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 A?年1月~6月
巴黎和会
1921年11月~1922年2月
? B?
? C?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7年7月-1945年9月2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5年10月
? D?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60年
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亚洲出现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和地区
1946~? E?
美苏阵营冷战
1993年
欧洲联盟建立
1994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第二年1月1日开始运作。
1997年
爆发? F?金融危机
材料二:1990-1999跨国兼并金额及年增长率
项目
金额 (亿美元)
年?增?长?率 (%)
1990
1999
1986-1990
1991-1995
1996-1999
1998
1999
跨国兼并
1506
7201
26.4
23.3
46.9
74.4
35.4
(转引自陈继勇 肖光恩:《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发展的新特点》)
材料三:20世纪是科学技术不断取得革命性突破的时代,由此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20世纪是世界体系经历裂变和重组、向全球统一的世界市场过渡的时代,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结构基础。20世纪民族解放运动席卷全球,殖民帝国的崩溃和殖民体系的瓦解以及在此基础上现代民族国家普遍建立。
(1)请在材料一中字母所在位置填写适当的文字。(6分)
(2)材料二提供了哪些信息?(4分)
(3)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现代世界形成的认识。(15分)


参考答案:
(1)A1919 B华盛顿会议C1929 D联合国成立E1991 F东南亚国家
(2)1990-1999年跨国公司兼并金额增加了近4倍;年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如1998年达到高峰,1999年回落,低于1996年水平;数据资料的来源。(4分)
(3)注: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
“现代世界的形成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的漫长历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序列的更迭。当然,这个纵向序列并非一个机械的程式,不是所有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历史都按着这个序列向前发展。横向发展是指世界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这一客观过程。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


本题解析:
考查教材的基础知识,根据教材的原文内容回答即可。特别提醒学生不要忽视了历史双基的掌握,而盲目做题。
建议学生针对性得训练表格信息的提取,注意总结其解题方法。根据材料二的表格的表名、跨国公司兼并金额、年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数据资料来源等方面具体分析和对比。
本题的综合性比较强,需要学生从材料的整体思路出发,同时结合教材的相关知识。对现代世界形成的认识可以从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分析。纵向发展是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序列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世界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发展成为整体。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