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1 10:17:39
1、判断题 卡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和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一观点反映了卡尔文
A.第一次提倡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
B.首次挑战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地位
C.用“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
D.主张没收财产
2、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罗马大主教会拥有庞大的教阶机构和巨额的地产,他们任意扩大什一税的征收范围,出卖教职,无所不为。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这种搜刮日益加剧。16世纪初,德意志是教廷搜刮的主要对象。罗马教廷视德意志为挤不尽的“奶牛”,横征暴敛。……马丁路德提出“(教会的管辖权)不是神授的权力,而是人的任命或帝王的任命造成的”,后来又号召“把这些罗马来的恶棍逐出国境”。
材料二?就中世纪西方宗教改革而言,它所首先抨击的是久已成为无上权威并且排斥任何不同理解的天主教会正宗教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历史性功绩,就在于确认人的信仰应当取决于人内心的理解,而非取决于外在的强制。
——吴于廑《一份是非杂糅的遗产--〈西欧宗教改革与近代社会思潮〉序》
(1)据材料一、二指出马丁路德号召人们“把这些罗马来的恶棍逐出国境”的主要原因。(6分)为达到这一目的,马丁路德提出了哪些主张?(3分)
(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实质上反映了哪一阶级的要求?(2分)依据材料二分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有何意义?(4分)
3、选择题 赫鲁晓夫改革的突破口是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金融业
4、判断题 马克思说:“的确,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对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
A、说明了路德使人摆脱了教会束缚
B、肯定了虔诚信仰灵魂便获救的主张
C、批判了路德背离人文主义精神
D、指出了路德思想的双重作用
5、选择题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这一方针出台的背景是
①中美关系的改善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 ②世界形势缓和,战争威胁消失
③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 ④“一国两制”成为海峡两岸的共识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