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一次世界大战》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9-06-29 11:15:5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在)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更有甚者,各国军队还被一一派往外国执行战斗任务。加拿大部队到法国作战;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则跑到爱琴海的一个半岛上……然而,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美国的加入,从此决定了20世纪历史的面貌。美国印第安人被派到欧洲、中东;中国劳工来到西方;非洲人则成为法国部队的一员……海战的范围却再度升格到全球范围:1914年在南美福克兰群岛的外海,大战双方揭开了海战的序幕。而协约国舰队几次和德军潜艇交手的决定性战役,也都发生在北中大西洋的海面及水下。
——霍布斯鲍姆
请回答:
(1)简析“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的表现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一战的相关史实分析“美国人的参战”的目的和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战结束后,“20世纪历史的面貌”发生了新变化,其主要表现是“战争催生了新世界”,请概述“新世界”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表现: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初出现了世界大战。原因:20世纪初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20世纪初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2)目的:为了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插手欧洲事务,争夺世界霸权。
影响:使美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美国对世界事务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3)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德意志、奥匈、俄罗斯、奥斯曼四大帝国崩溃,英、法两大帝国被严重削弱;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建立;美国、日本等国乘大战之机迅速崛起;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美国的加入,从此决定了20世纪历史的面貌。?——霍布斯鲍姆
材料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0年底说,我们现在竭尽全力支援保卫自己、反对轴心国进攻的国家……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有三种趋向。一种是以苏联为首的世界人民同西方民主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止法西斯侵略,推迟和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第二种法西斯势力同西方民主国家暂时达成妥协,法西斯国家不断蚕食中小国家,并在向英法开战之前首先进攻苏联……第三种是苏联孤立自保,希特勒实现声东击西,在进攻苏联之前首先进攻西欧国家。?——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美国在两次战争中的态度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6分)
(2)分析上述态度的变化对两次战争的进程和对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6分)
(3)结合美国在两次战争中的表现谈谈你的认识。(言之有据,条理清楚可给分)(4分)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趋向相吻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外两种趋向未能最终出现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 原因:一战后期。交战国双方都已精疲力竭,美国夺取战利品和世界霸权的时机已经成熟。(2分)
二战爆发后,随着法西斯的疯狂侵略,导致他们与美国之间的矛盾激化;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损害了美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利益。(4分)
(2)影响:一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大战结束的进程;形成了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而美国成为其主导国家之一。(4分)二战: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为打败法西斯作出巨大贡献;(2分)
(3)认识:美国两次参战都以自身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但美国的参战都客观上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结束,增强了自身的实力,并推动了战后世界格局的调整。(4分)
(4)与第三种趋向相吻合。(2分)
第一种趋向没有出现的原因:英法等国与苏联由于各种矛盾未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英法等西方大国对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由于自身力量有限,又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援,导致法西斯的扩张非但未能得到及早遏制,还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任意2点,2分)
第二种趋向没有出现的原因: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使自己放松了警惕,使希特勒德国有机可乘;法西斯国家鉴于苏联的强大,不敢贸然进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任意2点,2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中美国对“一战”的态度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即可得出;美国对“二战”的态度着重依据材料二的信息;第(2)问中美国的参战对战争的进程的影响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美国参战对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从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美国的地位即可看出;第(3)问关于对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的表现认识,可以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对战争进程、战后国际秩序的调整方面分析;第(4)问关于3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趋势,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是第三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国际关系分析其他两种趋势不出现的原因。
点评:关于美国对两战进程的影响和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着重把握其对外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为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1915-1916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两个阵营的士兵挖堑壕,时常发动进攻,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10分)
(2)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5分)


参考答案:(1)变化:由认为战争是正义的、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到认识战争是丑陋的、对国家毫无意义。原因:战争持续的时间比预期的长,代价巨大;相持阶段(堑壕战)军事上难有明显进展,结局难料;对战争意义和目的的反思。(10分)
(2)角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但就某一国家而言,还应从侵略与被侵略的角度来分析。(5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的看法由“为国家而战”到“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再到“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原因就是持久的战争对于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的巨大破坏。
(2)首先认识到的就是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但具体到每一个国家的时候,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对于塞尔维亚人民而言,战争就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但它改变不了整个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
点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全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战争造成的伤亡和损失使得欧洲的工业发展至少倒退了8年。同时战争也给数已万计的家庭带了抹不去的伤痛。其次,战争使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产生了变化。再次,战后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增强了维护和平和正义的力量,鼓舞了人们斗争的勇气和决心。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关于三国同盟形成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
B.1879年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国和奥地利首先缔结条约
C.德国利用意大利同法国之间的矛盾把意拉入同盟
D.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成立,德国成为核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同盟是指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在一战爆发前结成的军事同盟,奥匈帝国由匈牙利和奥地利联合组成,1879年德国与奥匈帝国首先结盟,所以B项说法错误,A C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
点评: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三国同盟的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随着德国不断扩张以及英、德矛盾日趋尖锐,英国协调了与法国和俄国的关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与法国和俄国签订协约,最后形成了三国协约。意大利改善了同法国的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为自身利益,望风使舵,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1915年5月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三国同盟瓦解。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 题  美国经济危机发生后,首先波及德国,这是因为:
A 德国国内市场狭小? B 一战后,海外殖民地全部丧失
C 巨额赔款制约经济发展? D 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美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中四项都是构成其危机的因素,但此题强调的是继美以后首先波及德国的原因,那么就更要考虑一战后美德关系的变化,因此D项才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