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0:28:05
1、选择题 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
A.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
B.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C.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
D.儒家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韩非子是我国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加强君主权力,变法革新。这是因为处在我国小农经济的产生阶段,需要加强中央集权;黄宗羲是生活在我国的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产生了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故选C。A项错误,两者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表;B项错误,两者都谈不上对社会规律的把握;D项错误,二者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思想的类型,而是是否适应当时的形势的问题。
考点:战国法家思想和黄宗羲的思想
点评:战国时期法家思想主张加强中央集权适应了当时形势的需要,为当时的各国诸侯所采纳,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在封建社会后期的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君主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了,因此出现了明清批判思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治大国者,若烹小鲜。以道立天下者,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对于上述材料表述错误的是
A.这段话反应了道家清净无为的政治理念
B.这段话反应的是儒家仁德立国思想
C.有反对改革的消极倾向
D.有反对扰民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用
D.民水君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共通”,即荀子和法家思想的共同点。A、C、D都是荀子的思想主张,从表面上看,B项“人性本恶”似乎也是荀子的观点,但仔细比较,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实际上也是相信人性本恶的。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新兴地主阶级取代奴隶主贵族掌握政权的主要途径是
A.进行兼并战争
B.废除井田制
C.发起变法运动
D.展开百家争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唯物论思想
B.唯心主义思想
C.民本思想
D.辩证法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老子认为弱能克强,体现的是相互转化的辩证法的思想。故选D。A项错误,道家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是唯心主义的;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方法论内容;C项是儒家思想最为强调。
考点:战国百家思想:道家
点评:道家思想是百家争鸣的重要的派别,主张政治上无为而治,辩证的看问题。庄子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