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1 02:48: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以下有关党的“双百”方针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
A.提出这一方针是临时性措施
B.提出这一方针主要是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C.是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
D.促进了我国文学艺术和科研事业的繁荣



2、判断题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驌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驌承认错误。”该谈话
[? ]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蕴含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3、判断题  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干涉他们。在刊物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毛泽东

材料二?马寅初表示:“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

“文革”中,剧作家吴祖光和他的妻子著名演员新凤霞曾被下放劳动改造
材料三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毛泽东的言论从根本上反映了“双百”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这造成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发生重大变化,大量工科院校建立起来,而综合性大学则被消减。这主要是为了
[? ]
A、适应工业建设的需要
B、响应“百花齐放”方针
C、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地位
D、满足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旺盛需求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