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8 03:36:45
1、选择题 《环球时报》记者报道:2006年5月13日,韩国和朝鲜决定,中断半个多世纪的南北铁路大动脉即西部的“京义线”和东部的“东海线”于当月25日进行试运行。造成当年朝韩南北铁路大动脉中断的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是
A.韩国和朝鲜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B.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C.美苏“冷战”局面产生的影响
D.韩国和朝鲜经济发展差距巨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在二战后导致朝鲜分裂的是美苏冷战的结果,这是关键因素,所以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①②③④四个选项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或存在的弊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20世纪70—80年代,日本买家在拍卖会上拍得大量梵高、莫奈等西方一流艺术大师的作品,而且拍价屡创新高。与这一现象相关的是
A.印象派艺术开始得到认可
B.日本经济繁荣
C.日本推行脱亚入欧政策
D.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二战后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的帮助,朝鲜战争的影响。美国的军需订货和世界市场的开拓,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等一系列措施的影响。到20世纪70-80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进入经济高度成长期,经济繁荣的日本人把激情洒向了梵高、莫奈等西方一流艺术大师。故选B项
考点:日本的崛起
点评:此题考查了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状况,难度较小。对于战后日本及经济的发展,主要把握三点: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启示、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中心力量的挑战”。对于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至今稳定
B.其他中心力量包括日本、俄罗斯、中国、欧盟等
C.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指的是苏联解体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已经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但是”是题干话语所强调的,关键句: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中心力量的挑战。A项“至今稳定”说法与史实不符;B项说法正确;C项“苏联解体”说法错误,仅是一个表现;D项“已经形成”说法错误。故B项正确。
考点:考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准确地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963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说:“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适意的……必须要有一个拥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这表明欧洲
①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②开始谋求联合
③抵制超级大国的控制?④经济地位的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的问题在于④,所谓经济地位的提高,很明显是指一种事实,而不是意图或者目的。但是从戴高乐的话语中,看不出经济地位的提高,只是试图达到这样的目的。因此材料表明不了。试题中的①②③比较好选出,符合材料要求。戴高乐的意思是欧洲必须联合起来,强调欧洲联合的原因和意图。故选A项
考点:欧洲的联合
点评:欧洲的联合带来的影响史料非常丰富,是常考点。一般在考察时都借助新材料来切入,但主要的考查点集中于欧洲联合的原因、历程和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这几个问题上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