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北魏孝文帝改革》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5-22 08:23: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打击了北魏统治。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
材料二 宋仁宗(1022——106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加增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在1050年前后,当时的两税收入为:钱四百九十三万贯,绢帛三百七十六万匹,粮一千八百零七万石;国家总支出为:钱三千三百一十七万贯,绢帛七百二十五万匹,粮三千零四十七万石。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社会各自面临哪些突出的社会问题?孝文帝、王安石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次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观察下图,你认为这两次改革具有的共同本质特点是


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后的服饰

[? ]
A.都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
B.都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3、判断题  北魏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这里的调是指
[? ]
A、田租
B、户税
C、丁税
D、徭役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

图一?胡服俑? ?图二?孝文帝出行? 图三?魏晋的汉人胡食画像砖
(1)从材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
?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



5、判断题  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这反映了北魏当时
[? ]
A.阶级矛盾尖锐
B.民族矛盾尖锐
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D.汉族内部矛盾激化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