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探索历史的奥秘》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3-15 20:54: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50年和1551年,在西班牙召开了两次大型辩论会,辩论的主要对手是第三世界主义者拉斯·卡萨斯和欧洲中心论者赛普尔维达。这两次古典式辩论,直指殖民主义理论的核心:世界上有没有劣等民族?先进民族有没有理由对落后民族开战并奴役他们?…… 赛普尔维达的论点有:第一,印第安人犯有偶像崇拜的严重罪行;第二,印第安人智力低下,是天生的野蛮人和奴隶;第三,印第安人互相残杀,用活人祭祀,甚至吃人肉,西班牙人有义务拯救受害者。
材料二 卡萨斯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论证说,惩罚一个陷入迷途的民族是为了教育这个民族,而不是毁灭它,然而战争不会使美洲的印第安人明白自身的谬误,只会增加仇恨。……比起用活人祭祀来,战争是更大的罪恶。
一索飒《丰饶的苦难——拉丁美洲笔记》
请完成:
?(1)请以玛雅文明为例,反驳材料一中赛普尔维达的前两个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卡萨斯对赛普尔维达第三个论点的反驳,推断两班牙人是以何种方式“拯救受害者”的?卡萨斯反对这种“拯救”方式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以何种方式对待“落后民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普尔维达论点的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印第安人的偶像崇拜表现为诸神崇拜和祖先崇拜,这是社会发展水平低下的结果,根本不是什么罪行。玛雅人在建筑、天文历法、数学、文化等领域创造出灿烂的义明。
(2)西班牙人采取战争方式;与印第安人的落后习俗相比,战争的罪恶性更大;通过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和平方式来影响和交流。
(3)赛普尔维达的论点为西班牙人的殖民扩张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探讨地方史与国家大历史之间的联系是历史研究的视角之一。下列对近现代重庆地方历史史事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结合反映时代进步的历史事实,着重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的素养。结合教材的原文知识,ABC的说法和解答是正确的,虽然D选项中的重庆史事部分是正确的,但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并不属于“一五”的成就。
考点:史学研究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列是一组由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图片

材料二?蜀候蚕丛,其目纵(突出),始称王。——[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
材料三?“蜀王之先名蚕丛,是时人萌(民)椎髻(高高的锥型发髻)左衽。”“(蚕丛的)后代名日柏灌(树和鸟),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汉]扬雄《蜀王本纪》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研究古蜀文明所依据的历史资料有哪些类型?从考证的角度讲,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8分)
(2)材料三是如何描述蜀王的?(2分)


参考答案:(1)资料:考古实物;古书记载和传说。(2分)
关系:考古实物证实了古书记载的可靠性。(2分)
说明:材料二中的“其目纵”与图一相符。(1分)材料二中的“椎髻左衽”由图二得到佐证。(1分)材料三中的蜀王之名与鸟和鱼有关,与图三相符。(2分)
(2)描述:蜀土是被神化了的人物。(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夏王朝存在与否颇有争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夏文化的探索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碳十四测年数据(选样)

考古文化遗存
标本编号
标本年代(公元前)
龙山文化晚期
SA98122
2030~1965
二里头文化第一期
XSZ104
1880~1840
二里头文化第二期
ZK5253
1685~1610
二里头文化第三期
ZK5249
1610~1555
二里头文化第四期
ZK5255
1560~1529
(资料来源:《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 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
材料二?二里头早期文化层直接叠压新砦期的地层。……新砦遗址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有外濠、城墙和内濠三重防御措施,中心区的高地上发现一座东西长92.6米、南北宽14.5米的大型浅穴式建筑遗址,其性质……是祭台,此处出土了铜器残片……等高规格遗物。
——赵青春《新砦考古的回顾与展望》
请回答:
(1)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认定夏朝的起讫年代为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据此你认为材料一中哪些考古文化遗存可以成为探索夏文化的对象?(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新砦遗址已经出现了哪些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砦遗址的发现对于破解夏文化之谜的价值。(5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考古发现的二里头文化中 心区在哪里?鉴于有关夏代文献记载极其简单,因此探索夏文化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3分)


参考答案:(1)文化遗存:龙山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一、二期 (一、二、三期)。
(2)文化现象:城堡;祭台;铜器(青铜器)。价值:新砦文化把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紧密连接起来;为了解夏代早期的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3)中心区:河南中部(西部);山西南部(西南部)。方法: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


本题解析:(1)难度不大,紧扣题干时间“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进而联系材料一表格中相关内容展开回答。
(2)第1小问考查学生读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注意材料二中省略号前后相关内容,进而展开回答,难度不大。第2小问可依据课本内容,注意从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的连接、了解夏代早期历史角度展开具体分析。
(3)第1小问,难度不大,联系书本史实,明确河南和山西相应区域。而对于第2小问主要从“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两方面展开阐述,有一定难度,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考点定位】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二里头文化。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随着世界各地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的密切的发展,人们对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能够站在全球的角度,及全人类的角度重新进行分析和评判。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历史事件时,不仅要站在本国家或者本民族利益的角度,更要站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角度去分析。材料突出了史学对现实的借鉴功能,要做到古为今用,就要学习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重视文明传承。答案选D项。ABC三项都是只说了史学研究的一个方面。
考点:史学研究
点评:研究历史要尽可能的根据历史材料还原历史,并且研究时思路要进入当时的历史发展背景中。史学研究还要注意一定的史观的问题,站在一定的立场上。判断一个历史事件主要是看是不是有利于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判断的标准。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对待史料的问题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