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十)

时间:2019-03-15 19:51: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1925年苏联提出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主要特点是
A.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
D.工业全部国有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个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能力。这个方针主张要实现工业化,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勃列日涅夫被苏联人民讥讽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究其原因主要有
①改革过分追求稳定,经济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 ②改革使社会矛盾滋生,国家陷入困境
③勃列日涅夫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 ④改革直接导致国家的解体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文革”期间,经济建设仍能取得一定成绩的主要原因是(  )
①“文革”主要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
②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的努力
③广大干部群众对“左”倾错误的抵制
④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文革”首先是在文化上,后影响至政治和经济,①说法错误;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曾不同程度地国民经济整顿,使经济建设有的好转,②符合题意;文革时期,经济建设受到影响主要是“左”倾错误,③正确;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是文革结束的标志,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考点:文革时期的经济建设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理解文革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受挫的主要原因是“左”的错误,抵制“左”的错误,这是经济得恢复或有所好转是根本所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是指赫鲁晓夫?

[?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地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报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材料说明
[? ]
A.赫鲁晓夫进行个人崇拜
B.赫鲁晓夫实行集权政治
C.赫鲁晓夫改革取得重大成效
D.人们对赫鲁晓夫改革由衷地赞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