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高频考点巩固(2018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8-10-01 07:50: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二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相对稳定,但稳中有变。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走向世界舞台,促进了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内的经济建设。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
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为了巩固新中国政权,我国实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美关系发生了变化,请以史实说明。(1分)
(3)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后,大国实力对比出现了怎样的情况?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外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2、判断题  早在1962年时,美国的卡逊出版了《静寂的春天》一书,书中的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再也没有鸟儿叫了”,“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只不过几十年,书中的警告,已一一出现在我们身边,历史以充分的理由再次证明
[? ]
A.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B.经济全球化不可阻挡
C.靠科技人类能克服它
D.环境问题恶化始于美国



3、判断题  比较华盛顿会议和雅尔塔会议在召开背景、目的方面的不同之处;(10分)指出这两次会议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4分)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1)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观点和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用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简要批驳上述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21世纪人类和平事业面临的新挑战,我国政府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风能发电
B.化学工业兴起和发展
C.太阳能开发利用
D.潮汐能的开发利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