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0 14:28:17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l550年和l551年,在西班牙召开了两次大型辩论会,辩论的主要对手是第三世界主义者拉斯·卡萨斯和欧洲中心论者塞普尔维达。这两次古典式辩论.直指殖民主义理论的核心:世界上有没有劣等民族?先进民族有没有理由对落后民族开战并奴役他们?……
塞普尔维达的论点有:
第一,印第安人犯有偶像崇拜的严重罪行;
第二,印第安人智力低下,是天生的野蛮人和奴隶;
第三,印第安人互相残杀,用活人祭祀,甚至吃人肉,西班牙人有义务拯救受害者。……
材料二?卡萨斯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论证说,惩罚一个陷入迷途的民族是为了教育这个民族,而不是毁灭它,然而战争不会使美洲的印第安人明白自身的谬误,只会增加仇恨。……比起用活人祭祀来,战争是更大的罪恶。
——摘编自索飒《丰饶的苦难——拉丁美洲笔记》。
请回答:
小题1:请以玛雅文明为例,反驳材料一中塞普尔维达的前两个论点。(7分)
小题2:从材料二卡萨斯对塞普尔维达第三个论点的反驳,推断西班牙人是以何种方式“拯救受害者”的?卡萨斯反对这种“拯救”方式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应该以何种方式对待“落后民族”?(3分)
小题3:你认为塞普尔维达论点的实质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印第安人的偶像崇拜表现为诸神崇拜和祖先崇拜(多神教和自然崇拜),这是社会发展水平低下的结果.根本不是什么罪行。
玛雅人在建筑、天文历法、数学、文化等领域创造出灿烂的文明。
小题2:西班牙人采取战争方式;与印第安人的落后习俗相比.战争的罪恶性更大,通过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和平方式来影响和交流:
小题3:塞普尔维达的论点为西班牙的殖民扩张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夏朝没有留下直接的文献史料,有关记载多为转手材料,有些具有传说性质,所以夏的存在引起学者的怀疑。二里头遗址发现后,怀疑的看法逐渐减少。这是因为
[? ]
A.该遗址的发现证明夏的传说有一定真实性
B.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与有关夏的文献记载一一对应
C.该遗址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夏的存在
D.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属于原始材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甲骨文的发现以及对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证明了商王朝的存在。这给了中国学者以极大的鼓舞,他们希望能从考古学上寻找夏王朝的文化遗存。
材料一?如果你对尧舜的盛世给予过多的颂赞,好吧,拿出你的证据来。如果你论及公元前3000年大禹在工程上的伟绩,证据也得拿出来。我们得先记住,在这种怀疑的精神之下,单纯的文字记载已不复被认为是有效的佐证了。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李济(1955年)
材料二
二里头遗址平面示意图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探索夏王朝文明所面临的困境。
并分析探秘夏王朝文明遗址有哪些可行性条件?(5分)
(2)据材料二,概括二里头遗址表现出的文明特点。(2分)
(3)联系材料一与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探寻夏王朝遗址学术领域有着怎样的定论和争论?对二里头遗址奥秘进一步科学解读,需要继续使用什么方法?(3分)
参考答案:(1)困境:文字记载少;遗存片段而零散。
条件:疑古思辨的推动;学者对夏朝遗存位置的预测;借鉴新的史学方法(传说材料与考古实物相印证,借用西方现代科学方法)。
(2)特点:文化遗存丰富(遗迹、遗物和墓葬等);有一定经济、政治管理水平。
(3)定论:二里头遗址用事实证明了夏朝的真实存在。
争论:二里头遗址与夏文明的时期、范围是否完全吻合等。
方法: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马克·布洛赫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他意在强调历史研究应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抓住材料的核心观点即可,“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那么于此相反,作者认为不应该分析其单一的原因,应该多角度分析历史原因。
考点:历史研究方法?历史事件研究角度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86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下面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像。
材料二 根据中国科学院对三星堆出土文物所作C14测定,将三星堆文化的历史年代定位于公元前3200年,这是一个早于中原黄河流域夏代、商代、周代的另一个中国古代伟大文明。可以说,三星堆的发现,对于史学界是真正具有颠覆性作用的。?
?——中国网2008年5月22日
材料三 伟大的文明就应该有点神秘,中国文化记录过于清晰,幸好有个三星堆……成都是中国文化的丰盈的偏仓。?
——余秋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三件青铜人像具有怎样共同典型的面目特征?你认为这与史书对哪一位古蜀国王的描绘相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所说的“三星堆的发现,对于史学界足真正具有颠覆性作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否赞同余秋雨关于“成都是中国文化的丰盈的偏仓”的观点?请结合一下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纵目,即眼球突出或直目斜眼;蚕丛。
(2)三星堆的发现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中国的社会发展史、冶金史、畜牧农耕史、艺术史等。许多约定俗成的观念都有待改变。
(3)赞同说:古蜀文明尽管有光辉耀眼的青铜文明,但与中原文化相比,有较大差别,古代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往。(在中华文明的主流脉络中很难看出古蜀文明痕迹)
反对说:三星堆遗址证明,它同样是中国的青铜文明,甚至是更早的中原黄河流域的文明,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或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