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17:45:00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至道年间出现了交子。?——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吴自牧《梦粱录》
材料三: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此外,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至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五(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出现交子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一至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其根源。(8分)
(3)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的理解。(2分)
(4)分析宋朝商业革命为什么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影响?(4分)
(5)材料四和材料五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2分)
这种现象对新经济因素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参考答案:(1)铁钱体重值小,交子作为纸币使用方便;商品经济发展。(2分)
(2)表现:(6分)
①时间、空间均不再限制(答城市中坊市限制被打破也可);
②“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③纸币的出现与大量使用;④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
⑤海外贸易发达;
根源:农业及手工业的发展。(2分)
(3) 没有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迈进。(2分)
(4)原因: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②重农抑商政策;
③文化专制(八股取士)及④闭关锁国的趋势加强。(4分)?
(5)社会现象:
①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重税;
②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 2 分)
影响: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2 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 极为不便”以及所学知识交子出现与商品经济发展有关。(2)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可以从活动的时间、空间的限制突破;政府的调控;交易场所扩大农村集镇兴盛;外贸海外贸易更加兴盛,交通运输港口城市繁荣;货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等方面加以考虑。第2问商业发展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相关。(3)可以从生产方式的改变角度加以分析。(4)材料三主要是体现了政府加大对商业的盘剥,致使材料四中商人把资本转移到土地中去。(5)影响可以从对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角度进行分析。
点评:在古代历朝统治者无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业征收重税,或者商品专营,用来排挤商品经济的发展。致使商人在经商致富后把钱往往投资在土地上,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发展缓慢的原因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等信息反映了晋商在经商发财之后投资于官场和买田置地,这样就使得工商业继续发展缺少足够的资金,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表是《唐宋岁入钱物比较》,从中能得到的信息是
? | 天宝八年 (749) | 天禧五年 (1021) | 嘉佑年间 (1056-1064) | 元佑元年 (1086) |
钱(贯) 金(两) 银(两) | 200万 | 2653万 1.44万 88.39万 | 3682万 | 4848万 0.43万 5.7万 |
谷物(石) | 2500万 | 2983万 | 2694万 | 2445万 |
布帛(匹) | 2345万 | 1455.8万 | 874.55万 | 151万 |
绵(两) | 1110万 | 1899万 | ? |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图表中的“谷物”栏中的数据可直接判断④是错误;而在“银两”中出现数值说明白银已开始进入流通领域,从这两信息即可判定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市”“坊”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实际上反映了
[? ]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阶级重视都城建设
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D.重农抑商的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东京梦华录》载:“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反映的是
[? ]
A.北宋东京商业规模较大
B.北宋城市突出经济职能
C.北宋时已经出现了夜市
D.北宋政府非常重视商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