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16:33:43
1、判断题 就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B.重点放在农业
C.重点放在轻工业
D.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有(? )
①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胜利?②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③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④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所谓“特点”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历史史实的高度概括,一是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相比较的不同点。十月革命的背景及结果说明①正确,十月革命发生的区域证明②正确,由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证明③正确,由十月革命的领导者与同时期及以前历史事件比较证明④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表反映了各强国当时在工业生产方面的排名,表明了世界工业均势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对此表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1860年 | 1870年 | 1890年 | 1900年 | 1970年 |
大不列颠 | 大不列颠 | 美国 | 美国 | 美国 |
法国 | 美国 | 大不列颠 | 德国 | 苏联 |
美国 | 法国 | 德国 | 大不列颠 | 日本 |
德国 | 德国 | 法国 | 法国 | 德国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读表格可知从1860-1870英国居于首位,故A.美国始终处于世界工业领先的地位错误;法国从第二位降到第四位,后来又跌出前四波动较大,故B.法国保持相对稳定的工业生产状态错误;C.德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超过英国,说法错误,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超过英国的;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这一考点主要的考查角度是,从改革的内容、失误等角度进行考从改革的失败原因、最终结局角度进行比较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10年6月9日,俄罗斯科学院下属的俄罗斯历史研究所发表了一份声明,指出“列宁的活动使国家在社会经济和思想方面走入死胡同,阻碍了国家发展,使国家孤立于文明世界之外”。此观点?
?[?]
A.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弊端?
B.否定了苏联经济建设成就
C.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
D.不利于学术文化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初,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它”是指苏联的
A.农业集体化道路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社会主义制度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20世纪30年代初,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无法解决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1933年美国罗斯福推行新政,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以应对经济危机。而同时期的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工业化迅速发展。故“它行得通”,对美国来说指罗斯福新政,对苏联来说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