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16:16:03
1、判断题
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繁荣的原因有?
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②农业、手工业的发展?③大运河的开通?
④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⑤“重农抑商”转变为“重商抑农”
2、判断题 右图的商运场景反映了下列哪朝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
A.汉代的长安
B.明代的北京
C.北宋的东京
D.南宋的临安
3、判断题 (17分)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提出:“社会各阶层的衣、食、住方式绝不是无关紧要的。……整理、重视这些场景是饶有兴趣的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明上河图》(局部)
(1)有人说“《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图中可以反映出哪些历史信息?(3分)
材料二?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
(2)据材料二概括上海在社会生活方面近代化的表现。(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走向近代化的原因。(3分)
材料三? 1993年5月,粮票在我国停止发行使用,与粮票一起退出历史舞台的还有其它副食品票证。而布票,纺织品专用券、自行车券、缝纫机券等票证家族其它成员则在早几年已悄然淡出。而在此之前,买什么东西都要用票,买米用粮票、买煤用煤票,……就连买件棉袄,还要用到棉花票。
(3)材料三反映出了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2分)
(4)农民的衣、食、住、行归根结底是与土地联系在一起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党和政府是如何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4分)
4、判断题 中国古代城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最有可能不是宋朝的是(?)
A.“夜行山步鼓冬冬,小市优场炬火红”
B.“蚕市光阴非故国,马行灯火记当年”
C.“方轨十二,街衢相经”;“市坊整齐”
D.某富商夜闻“民间酒楼”有“丝竹声笑之声”
5、判断题 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的表现有:
①私营工商业占据主导地位 ?②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③江南地区市镇群的出现?④对外贸易空前活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