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杰出的科学家》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五)

时间:2017-09-24 01:42: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爱因斯坦是历史上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在1905年发表的五篇论文涉及分子动力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日后的诸多技术奠定了基础。关于爱因斯坦孜孜不倦地探索科学的动机,正确的是(  )
①财富 ②名声 ③好奇心 ④科学的美 ⑤研制原子弹 ⑥创造神话
A.①②
B.③④
C.①⑥
D.②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给出了爱因斯坦著名的五篇论文,考查科学家的伟大风格,联系史实,爱因斯坦之所以伟大,不单纯是他在科学领域的辉煌成就,还有他的伟大科学家人格,如不重名利,他探索科学的动机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分析各个小项,财富、名声、创造神话等都不是其真正动机,所以①②⑤⑥都不对,答案为B。
考点: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懂得和认识科学之美。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李四光以其独创的理论,不仅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还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该理论是(  )
A.古生物学理论
B.地质力学理论
C.冰川学理论
D.大陆漂移理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给出了“李四光独创的理论”、“能源保障”这样的提示,联系教材,他独创的理论是地质力学,李四光是世界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根据这一理论,我国勘探部门找到了大港、大庆、胜利、华北等大油田,寻找铀矿资源也是以地质力学为基础的,答案为B。
考点: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关键是学生要把李四光的各项科学成就和实践相联系,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学家独创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这一“独创地质理论”还对以下哪一方面有重大贡献(  )
A.虫筳科化石鉴定
B.冰川学
C.地震的预测和预防
D.古生物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涉及李四光的重大科学理论成就,联系教材可知,其重大科学成就有古生物学理论、地质力学理论、冰川学理论,根据其地质力学理论,我国勘探部门勘探油田、寻找铀矿、李四光还根据这一理论预防和预报地震,选项中BD两项都是其重大理论成就,不属于实践,所以不符题意,A项是古生物学理论的重大实践活动,答案为C。
考点: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关键是学生要把李四光的各项科学成就和实践相联系,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李时珍在1951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尊崇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是因为(  )
A.创立了针灸疗法
B.编著了药物巨著《本草纲目》,对医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C.在当时李时珍挽救了很多生命
D.在采集药物时具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在世界上影响深远,因此被评为世界文化名人,A.创立了针灸疗法,说法错误;C.在当时李时珍挽救了很多生命,不是最大贡献;D.在采集药物时 具有不怕牺牲的精神,也不是其最大贡献。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点评:正确评价李时珍。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开创药物分析新体系,被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其伟大的医学成就,成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李时珍所体现的矢志不渝、执著坚定的信念,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态度,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的献身精神也将永远绽放光芒。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李时珍在太医院担任院判不到一年便托病辞职回乡,主要是由于他(  )
A.打算编纂《本草纲目》
B.淡泊功名
C.打算闭门读书,潜心研究
D.心系民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练习课本知识,李时珍因为医术精湛,李时珍被住在武昌的皇族楚王聘用。后又被推荐到京师的太医院,担任太医院院判,这使他有机会阅览王府和皇家珍藏的丰富医药典籍,并看到了许多平时难以见到的药物标本,开阔了眼界。由于淡泊功名,在太医院任职大约一年,他便托病辞职,回到家乡。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点评:此题为程度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处于次要地位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要”、“主要”、“根本”等表示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题干与选项之间不是一种正、误关系或有、无关系,而是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