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四)

时间:2017-08-22 05:50: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赫鲁晓夫曾强烈反感甲壳虫乐队,他说“苏联青年不需要这种刺耳的垃圾”,甚至宣称:“从萨克斯管到弹簧刀仅有一步之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良知复兴”运动在苏联受挫
B.苏联拒绝无用、堕落的音乐形式
C.经济结构决定苏联的消费水平
D.政治是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赫鲁晓夫把甲壳虫乐队看成“垃圾”“到弹簧刀仅有一步之遥”,会对苏联人造成不良影响,说明在当时美苏冷战的背景下,文化传播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格局的表述,错误的是
A.多极格局已经形成
B.世界正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C.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
D.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苏联解体后,两级格局瓦解,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但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故A项错误。
点评: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9年7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俄罗斯新经济学院毕业典礼的演讲中说:“对于以往相互抗衡的对手丽言,相互建立持久的伙伴关系有很大的困难,改变我们的政府和官僚机构数十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势力,任务也十分艰巨。”这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B.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美俄关系走向缓和
D.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和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材料中表达了美国总统对国际关系的看法,关键是“相互抗衡”、“ 习惯势力”等,说明美国依然有固定的抗衡思维,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反殖民主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是还是有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②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
③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④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学生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任何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因此法国、葡萄牙、西班牙做为旧的殖民国家不愿放弃即得的殖民利益,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但在世界非殖民化趋势下的不得不投了弃权票,因此①②正确,③不正确。同苏联冷战的国家主要是美国,④也不正确。排除含有③、④的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便为时常想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
——《全球通史》
“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大国崛起》
材料二: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材料1中“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各是谁?(2分)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3分)
(2)材料2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2分)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3分)
(3)结合材料说明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1分)以上大国关系的变化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参考答案:(1)苏联和美国。美苏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冷战,北约组织、华 约组织成立,柏林墙修建,古巴导弹危机。
(2)法、德。由千年的宿敌走向合作。煤钢共同体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 共同体成立,欧共体形成。
(3)国家利益。美苏冷战使战后两极对峙格局形成;欧共体的形成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 也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冲击。


本题解析:(1)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和 社会制度的差异,美苏逐渐失去共同的目标,由联合走向了对抗,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逐 渐形成,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是重要表现之一。
(2)抓住材料中“这两个欧洲 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可知这两个国家应是德国和法国。二战后,两国重新审视历史上两国关系,深刻地认识到:合则两利,斗则两伤。从此, 走上合作之路,“煤钢共同体成立”是其标志性事件。
(3)根据所学可知,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战后世界其他力量的发展,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局势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