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答题技巧《细胞的结构》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3-24 01:50: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它利用光能将CO2还原,合成对动物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的
A.糖类物质
B.脂类物质
C.核酸
D.ADP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利用光能将CO2还原形成糖类等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养料,是“养料制造车间”。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叶绿体的功能。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如果二者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这时吸入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之比是
A.3:4
B.4:3
C.1:2
D.2:1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有氧呼吸消耗一分子的葡萄糖产生6分子的CO2,消耗6分子的O2,无氧呼吸消耗一分子的葡萄糖产生2分子的CO2,所以消耗氧气与产生的CO2体积比为3:4。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催化性抗体(抗体酶)是以哪种物质为半抗原而制备的?
A.底物
B.过渡态中间物
C.过渡态中间物的类似物
D.产物类似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46年,鲍林(Pauling)用过渡态理论阐明了酶催化的实质,即酶之所以具有催化活力是因为它能特异性结合并稳定化学反应的过渡态(底物激态),从而降低反应能级。1969年杰奈克斯(Jencks)在过渡态理论的基础上猜想:若抗体能结合反应的过渡态,理论上它则能够获得催化性质。1984年列那(Lerner)进一步推测:以过渡态类似物作为半抗原,则其诱发出的抗体即与该类似物有着互补的构象,这种抗体与底物结合后,即可诱导底物进入过渡态构象,从而引起催化作用。根据这个猜想列那和苏尔滋(P.C.Schultz)分别领导各自的研究小组独立地证明了:针对羧酸酯水解的过渡态类似物产生的抗体,能催化相应的羧酸酯和碳酸酯的水解反应。1986年美国Science杂志同时发表了他们的发现,并将这类具催化能力的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酶或催化抗体。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生物学能有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众多科学家倾其一生孜孜不倦的研究。下面提及的科学家实验中有精心设置对照实验的是
①赫尔希和蔡斯证明了在噬菌体中DNA是遗传物质?
②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细胞学说?
③鲁宾和卡门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④艾弗里证明了促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物质是DNA?
⑤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赫尔希和蔡斯用P标记的DNA和S标记的蛋白质进行对照;鲁宾和卡门分别用标记的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对照;艾弗里提取出了S型细菌中的各种有机物进行了对照。故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对照实验。
点评:基础题,实验的目的与原理相适应,选材也受到目的和原理的限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一般通过改变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来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碳源和调节渗透压,A正确。在再分化过程中,生长素高,促进根的分化,细胞分裂是比例高,促进芽的分化,一般改变的是激素的含量而不是种类,B错误。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C正确。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所以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