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1 00:07:55
1、实验题 (18分)氨、氯气和溴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常见试剂:
(1)实验室利用反应:2NH3+3CuON2+3Cu+3H2O中反应物CuO和生成物H2O的质量可以测定铜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实验装置(加热及夹持装置未画出)如下。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填‘‘A”‘‘B”)处酒精灯;c中碱石灰的作用为?。
上述装置设计尚存在缺陷,应在?(填上述仪器字母序号)之间再加一个装置,请画出该装置(注明所需试剂)。
(2)实验室用Cl2从盐湖苦卤(富含K+、Ca2+、Mg2+、Br-、SO、Cl-等)中提取较纯净的氯化钾晶体及液溴,流程如下:
①步骤I中液体静置分层后,从分液漏斗中分离出无色溶液A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②加入试剂x的目的是?;步骤Ⅳ中试剂y的化学式为?;
③步骤v中蒸发溶液D时需要的仪器除酒精灯、三脚架外还需?。
(3)Br2和FeCl3的稀溶液均呈黄色。将少量稀溴水滴入稀FeCl2溶液得黄色溶液,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二者混合能否发生反应:取少量混合溶液,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振荡溶液变蓝色,则二者未发生化学反应。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____?。设计合理实验检验溴水和FeCl2溶液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参考答案:(18分)
(1)A(1分)吸收反应产生的水(1分)AB(2分)(2分,其它合理答案也得分)
(2)①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或使塞上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拧开分液漏斗下口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留下,当下层液体流完后迅速关闭下口活塞,将无色液体A从上口倒出。(2分)
②除去SO42?(2分) K2CO3(2分)
③蒸发皿、玻璃棒(2分)
(3)因为Br2和Fe3+都能把I?氧化成I2,使溶液变蓝,无法得出结论;(2分)取少量黄色混合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反之则不反应。(2分)
本题解析:(1)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产生的氨气把装置内的空气排出,防止出现误差;碱石灰具有吸水性,吸收反应产生的水;因为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制取的氨气中含有水分,所以AB之间增加干燥NH3的装置,如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2)①为了使液体顺利滴下,应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或使塞上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拧开分液漏斗下口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留下,当下层液体流完后迅速关闭下口活塞,将无色液体A从上口倒出。
②杂质SO42?用BaCl2溶液去除,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除去Mg2+,再用K2CO3除去Ca2+和过量的BaCl2,所以试剂x为BaCl2溶液,作用是除去SO42?;试剂y为K2CO3。
③步骤v为蒸发结晶,蒸发溶液需要的仪器除酒精灯、三脚架外还需蒸发皿、玻璃棒。
(3)因为Br2和Fe3+都具有氧化性,都能把I?氧化成I2,使溶液变蓝,所以无法得出结论;若溴水和FeCl2溶液反应,则生成Fe3+,加KSCN溶液可验证,所以实验方法为:取少量黄色混合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反之则不反应。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时,下列操作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NaCl的质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NaCl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转移时,把烧杯和玻璃棒用蒸馏水洗涤并把洗涤液也转移至容量瓶
D.容量瓶中有少量水,转移溶液前将容量瓶烘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错,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NaCl的质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NaCl,若称取的过程中没有用到游码的,则所配溶液浓度不变,若用到游码的,则所配溶液浓度减少;B正确;C错,转移时,把烧杯和玻璃棒用蒸馏水洗涤并把洗涤液也转移至容量瓶所配溶液浓度准确;D错,容量瓶中有少量水,转移溶液前将容量瓶烘干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操作中使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
A.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
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浓硫酸吸收H2中的水蒸气
D.用稀硝酸洗去残留在试管壁上的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滴定管洗净后,直接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B.某溶液先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再缓缓注入事先量取的浓硫酸
D.某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则该气体为氨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滴定管洗净后,必须用标准液润洗,然后才能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A不正确;B、某溶液先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排除(CO3)2-以及Ag+等干扰,然后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B正确;C、容量瓶不能原来稀释溶液或溶解固体,所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应该先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冷却后再转移至容量瓶中,C不正确;酸能使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的气体应该是酸性气体,氨气是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D不正确,答案选B。42-检验、稀硫酸的配制以及气体的检验等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叙述Ⅰ | 叙述Ⅱ |
A | NH4Cl为强酸弱碱盐 | 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 |
B | 溶解度:CaCO3<Ca(HCO3)2 | 溶解度:Na2CO3<NaHCO3 |
C | SiO2与HF反应 | 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 |
D | Fe3+具有氧化性 | 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是因为NH4Cl加热易分解生成NH3和HCl,与NH4Cl是强酸弱碱盐无关,错误;B、溶解度:Na2CO3 > NaHCO3,错误;C、SiO2与HF反应生成SiF4气体和H2O,玻璃含有SiO2,所以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正确;D、Fe3+与SCN?发生络合反应,使溶液呈血红色,所以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与Fe3+具有氧化性无关,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