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31 23:48:03
1、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SO2气体的还原性较强,不能使其通过浓硫酸干燥
B.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C.用图1装置吸收多余的HCl气体
D.用图2装置检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错,二氧化硫能用浓硫酸干燥;B错,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再用标准液润洗后,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C正确;D错,检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在通入高锰酸钾溶液前应通入水中除去乙醇,乙醇也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
B.用量筒量取20 mL0.5000 mol·L-1 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mL,配制成0.1000 mol· L-1H2SO4溶液
C.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
D.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从溴水中提纯单质溴的方法是:先用CCl4萃取,分液后再蒸馏
B.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用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D.在实验室里,用澄清的石灰水和氯化铵溶液混合制取氨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以用有机溶剂萃取,溴易挥发,沸点低,可以用蒸馏的方法使CCl4和溴单质分离,A正确;添加试剂的顺序有误,应该先加入KSCN溶液,排除溶液中已经有Fe3+的可能性,若不变色说明原溶液中没有Fe3+,再加入氯水,进行检验,B错误; CO2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C错误;实验室制取氨气用的是熟石灰与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加热的方法,D错误,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
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析:本题既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同时也考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如不慎将酸溅到衣服或皮肤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浓硫酸,要迅速用抹布擦拭,然后用水冲洗),然后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如果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万一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溶液,要立即用水冲洗(不可用手揉眼睛),要边洗边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处理。酒精灯着火时应先用湿抹布盖灭,再进一步处理。浓硫酸溶于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在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缓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由于浓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量筒是量取溶液的量具,不能用来配制溶液。
所以本题正确的答案是ABC。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用重结晶法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晶体
B.可摘下几根火柴头,将其浸入水中,所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和稀硝酸以检验其中的氯元素
C.“硝基苯制备”实验中,将硝酸与苯混合后再滴加浓硫酸
D.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70℃以上的热水冲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A、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正确;
B、ClO3-与硝酸银不产生白色沉淀,错误;
C、制备硝基苯时,向浓硝酸中加入浓硫酸,冷却后滴入苯,错误;
D、皮肤上沾上苯酚,立即用酒精洗涤,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