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09:11:13
1、实验题 (8分)有一包NaHCO3和KHCO3的混合物样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样品加入锥形瓶中,用针筒a分次注入一定体积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再用针筒b收集生成气体的体积(忽略针筒壁之间的摩擦)
![]() |
? | 50mL稀硫酸 | 50mL稀硫酸 | 50mL稀硫酸 |
m(混合物) | 9.2g | 15.7g | 27.6g |
V(CO2)(标况) | 2.24L | 3.36L | 3.36L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16分)已知氯气的漂白作用实际上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漂白作用。为了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到底是二氧化硫本身还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的产物,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来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为了探究干燥的SO2能不能使品红褪色,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指出实验装置图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
①?;? ②?.
(2)按照修改后的装置,实验中控制二氧化硫以大约每秒3个气泡的速度通过品红的酒
精溶液时,经过一小时后,品红仍不褪色。这说明品红褪色的原因不是二氧化硫直接导
致。为此,SO2能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的可能微粒有?。
(3)甲同学实验如下: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
亚硫酸钠固体和亚硫酸氢钠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对此,他得出结论:使品
红褪色的微粒是HSO3-和SO32-,不是H2SO3。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其理由
是?。
(4)为了进一步探究,乙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分别取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各20ml于两只小烧杯中,两只烧杯中同时一次性各加入20ml 0.1mol/L的亚硫酸钠,20ml 0.1mol/L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发现加入亚硫酸钠溶液的品红褪色较快。
①微粒浓度与褪色快慢关系,请用“多”或“少”填写“?”内容。
同浓度溶液 | SO32- | HSO3- | H2SO![]() | 褪色速度 |
Na2SO3溶液 | 多 | 少 | 少 | 快 |
NaHSO3溶液 | 较上面? | 较上面? | 较上面? | 慢 |
参考答案:(16分)(1)①二氧化硫没有干燥(或缺少二氧化硫的干燥装置);(2分)
②没有尾气吸收装置?(2分)
(2)H2SO3、HSO、SO
(3分)
(3)不正确(1分),因亚硫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都会水解生成亚硫酸。(3分)
(4)①(3分)
同浓度溶液
SO
HSO
H2SO3
褪色速度
Na2SO3溶液
多
少
很少
快
Na HSO3溶液
较上面少
较上面多
较上面多
慢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溴水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查阅资料显示:溴水是溴(Br2)的水溶液,呈黄色;溴水中含有溴单质。
⑴提出问题:溴水能否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
⑵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不能,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 (填化学式,下同)所致
②:能,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 所致。
⑶设计实验并验证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除氯化亚铁溶液和溴水外,还有供选用的试剂:a、酚酞试液;b、CCl4;c、无水酒精;d、KSCN溶液。请你在下表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
⑷结论:溴水能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故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⑸实验后的思考该兴趣小组在查阅资料同时得知:在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Cl2,Cl2先将Fe2+完全氧化成Fe3+后,再与 Br-反应。根据上述信息,试回答:在100mLFeBr2溶液中通入2.24LCl2(标准状况),溶液中有1/2的Br-被氧化成Br2,则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参考答案:(2)①Br2②Fe3+
(3)b;CCl4层呈无色
d;溶液变成红色
(4)2Fe2++Br2==2Fe3++2Br-
(5)1mol/l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主干可分为四个步骤.下列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的第一步是( )
A.预测物质性质
B.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
C.进行实验和观察
D.做出有关的解释和结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黑色和红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催化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乙的作用是 ?。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收集到的主要有机生成物是?。(写名称)若要检验试管a中能收集的该物质,进行的操作为 ??。?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 ??。(写结构简式)
要除去该物质,可向混合液中加入 ?(填写序号)。再通过?(填试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A.水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参考答案:(1)Cu+O22CuO、CH3CH2OH+CuO
CH3CHO+Cu+H2O;放热;
(2)加热乙醇,便于乙醇的挥发;冷却,便于乙醛的收集;(3)乙醛;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若有砖红色沉淀,证明产物是乙醛;(4)CH3COOH;C;蒸馏。
本题解析:(1)在加热Cu丝时发生反应Cu+O22CuO。当把热的Cu丝遇到乙醇蒸气时发生反应:CH3CH2OH+CuO
CH3CHO+Cu+H2O。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催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就足够后面发生反应需要消耗的能量。(2)甲的水浴加热作用是产生乙醇蒸气,便于乙醇的挥发;而乙用的是冷水浴。目的是冷却降温,便于乙醛的收集。(3)由(1)的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收集到的主要有机生成物是乙醛。若要检验试管a中能收集的该物质,可以利用醛基的性质进行的操作是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若有砖红色沉淀产生,证明产物是乙醛;(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酸性物质。在该该反应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只有乙酸CH3COOH。为除去乙酸。可以利用乙酸不同与乙醛的性质:有酸性,而且酸性比碳酸强,乙酸能跟碳酸盐发生反应消耗,同时生成的碳酸不温度,会分解,以气体的形式扩散。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反应的方程式为:NaHCO3+CH3COOH→CH3COONa+H2O+ CO2↑。选项为C。反应后的溶液为CH3COONa和乙醛的混合溶液。乙酸钠是离子化合物,熔沸点高,而乙醛的沸点较低,所以再通过蒸馏就可以除去乙酸钠,得到纯净的乙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