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2 23:27:13
1、填空题 (7分)(1)现有反应:CO(g)+H2O(g)?CO2(g)+H2(g)? △H>0。在850℃时,K=1。?此温度下,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
1.0 mol CO2和x mol H2,则:
①当x=5.0时,上述反应向? ?方向进行。?
②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 ?。
③在850℃时,若设x=5.0和x=6.0,其他物质的投料不变,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H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a%、b%,则a?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CO2在自然界循环时可与CaCO3反应,CaCO3是一种难溶物质,它的Ksp=2.8×10—9。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现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若Na2CO3溶液的浓度为2×10—4mo1/L ,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参考答案:(7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①逆反应(1分)?②0 ≤ x<3.0?③小于?(2)5.6×10—5mo1/L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氟化钠是一种重要的氟盐,主要用作农业杀菌剂、杀虫剂、木材防腐剂和生产含氟牙膏等.实验室可通过下图所示的流程以氟硅酸(H2SiF6)等物质为原料制取氟化钠,并得到副产品氯化铵:
有关物质在水中溶解度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10℃ | 20℃ | 30℃ | 溶解度:20℃NaF-4g;0℃NH4F-100g; 常温Na2SiF6-微溶于水 NH4Cl溶解度 33.3g 37.2g 41.4g |
参考答案:(1)操作Ⅰ是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包括烧杯、玻璃棒、漏斗,故答案为:漏斗;
(2)第一步反应的方程式,反应物有H2SiF6、和NH4HCO3,生成物有H2SiO3、CO2,根据质量守恒还应有NH4F,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iF6+6NH4HCO3=6NH4F+H2SiO3↓+6CO2↑+3H2O,第二步反应是将第一步生成的NH4F转化为NaF,加入的反应物为NaCl,利用了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越小则优先析出的特性,所以NaF比NaCl的溶解性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F+NaCl=NH4Cl+NaF↓,
故答案为:H2SiF6+6NH4HCO3=6NH4F+H2SiO3↓+6CO2↑+3H2O;NH4F+NaCl=NH4Cl+NaF↓;
(3)操作Ⅱ是将粗NaF洗涤除去其表面的杂质,以得到纯净的NaF,操作Ⅲ是将滤液中的溶质进一步提取,故操作是加热蒸发溶剂,析出大量固体后冷却,
故答案为:除去NaF、NH4Cl?表面的杂质;蒸发浓缩溶液,析出多量固体后冷却;
(4))流程中NH4HCO3必须过量,是指第一步操作中必须保证H2SiF6能全部反应,以防止生成Na2SiF6沉淀,影响制取物质的纯度,
故答案为:保证H2SiF6能全部反应;防止在加入NaCl后H2SiF6与NaCl反应生成Na2SiF6沉淀混入NaF中影响NaF纯度;
(5)从沉淀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Ca5(PO4)3F的溶解度小于Ca5(PO4)3(OH),羟基磷酸钙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
Ca5(PO4)3(OH)?5Ca2++3PO43-+OH-,当F-与Ca2+、PO43-结合生成了更难溶于水的Ca5(PO4)3F,使沉淀平衡向右移动,属于沉淀的转化问题.
故答案为:羟基磷酸钙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Ca5(PO4)3(OH)?5Ca2++3PO43-+OH-,当F-与Ca2+、PO43-结合生成了更难溶于水的Ca5(PO4)3F,使上述平衡中Ca2+和PO43-减少而向右移动,继续生成更多的Ca5(PO4)3F,难溶物发生了转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向ZnSO4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时,得到白色沉淀,然后向白色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发现沉淀变为黑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色沉淀为ZnS,黑色沉淀为CuS
B.利用该原理可实现一种沉淀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
C.上述现象说明ZnS的Ksp小于CuS的Ksp
D.该过程破坏了ZnS的溶解平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硫酸锌与硫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化锌和硫酸钠。由于硫化铜的溶解度小于硫化锌的溶解度,因此向白色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沉淀转化为更难溶的硫化铜黑色沉淀,A正确;B、根据沉淀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可知,利用该原理可实现一种沉淀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B正确;C、上述现象说明ZnS的Ksp大于CuS的Ksp,C不正确;D、硫化锌转化为硫化铜,说明破坏了硫化锌的溶解平衡,D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 CO32-+H2OHCO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加入NaOH固体,c(HCO3-)/c(CO32-) 减少
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D.通入CO2,pH增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稀释溶液,由于温度不变,水解平衡常数仍然不变,故A错误;加入NaOH固体,使得 CO32-+H2OHCO3-+OH-向左移动,所以c(HCO3-)/c(CO32-) 减少,故B正确,为本题的答案;水解过程是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故C错误;通入CO2,pH减小,所以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解平衡,该考点是高考考查的热点,本题要注意水解过程是吸热过程,并且水解常数只于物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一定温度下,在氢氧化钡的悬浊液中,存在如下溶解平衡关系:Ba(OH)2(s)Ba2+(aq)+2OH-(aq)。向此种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粉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钡离子数减小
B.溶液中C(Ba2+)减小
C.溶液中C(OH-)增大
D.PH减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条件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加入氢氧化钡粉末,要结合水分子,使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减少,此时仍为饱和溶液,故C(Ba2+)和C(OH-)以及PH都不变,只有钡离子数减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