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回答下列问题: ⑴操作a、c中需使用的仪器除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主要仪器为???????????????????????????????。 ⑵“碱浸”过程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 ⑶“酸浸”时所加入的酸是??????????????? (填化学式)。酸浸后,经操作a分离出固体①后,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⑷操作b为调节溶液的pH,你认为pH的最佳调控范围是???????????????。 ⑸“调pH为2~3”的目的是?????????????????????????????????????????。 ⑹产品晶体中有时会混有少量绿矾(FeSO4·7H2O),其原因可能是??????????????。
3、实验题 (14分) 室温下,已知HCl溶液与NaOH溶液的酸碱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1)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HCl溶液的曲线为图中??????(填“实线”或“虚线”)。
 (2)上图为对1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X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Y滴定的图象,依据图象推出X和Y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和?????????????????。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研究课题:食醋中总酸量(g/100mL)的测定。他们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取某品牌白醋25.00mL置于??????????????(填仪器名称)中,用蒸馏水稀释10倍。 B.用??????????????????(填仪器名称)量取稀释后的白醋溶液20.0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滴入????????????(填指示剂名称)1~2滴。 C.用0.05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初始与终点读数。 (注意:滴定重复进行3次。) 根据以上操作,请你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C)中,滴定时,两眼注视?????????????????;终点现象是????????????????????????????。 ②误差分析:下列操作中能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稀释白醋的蒸馏水预先未经过煮沸处理 b.盛NaOH溶液的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c.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d.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溜水洗涤锥形瓶 ③如果该小组检测结果与该品牌商标上所注不一致,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4、实验题 (4分)某学校化学科研小组从文献资料上获得如下信息:NaHCO3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分解成Na2CO3、H2O和CO2。为了验证这一信息,该科研小组将一瓶在潮湿空气中久置的NaHCO3样品混合均匀后,进行如下实验:
 (1)在一个质量为ag的蒸发皿中加入一些样品,称得总质量为bg。用酒精灯对其充分加热,冷却后称得其总质量为cg。残留在蒸发皿中的固体是(填化学式)_________。 (2)另称取相同质量的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为了保证实验成功,所选用针筒的最大刻度值应大于或等于_________(mL)。(设实验在标准状况下进行,请把合适的答案编号都挑选出来) A.[(b-a)/84]×22.4×1000 mL B.[(b-c)/31]×22.4×1000 mL C.[(c-a)/106]×22.4×1000 mL D.[(c-a)/106]×2×22.4×1000 mL
5、实验题
 稀薄燃烧是指汽油在较大空气/燃比(空气与燃油气的体积比)条件 下的燃烧。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稀薄燃烧技术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 重视,但稀薄燃烧时,常用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不能有效地将NOx转化为 N2。不同空/燃比时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1)稀薄燃烧技术除能节约能源外,还具有的优点是??????????????????(填一项)。排放到大气中的NOx会导致酸雨、????????????等环境问题(填一项)。 (2)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探究不同催化剂对NH3还原NO反应的催化性能。
        若控制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在催化反应器中装载不同的催化剂,将经催化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溶液的体积、浓度均相同)。为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是???????????????。 (3)若某一催化剂能同时催化NH3等还原性气体与NOx的反应。将该催化剂分别用于催化还原含等物质的量NOx的两种气体:①纯NO气体,②汽车尾气。消耗NH3的物质的量较多的可能是??????(填字母),原因是????????????????。 A.①????????????????????? B.②??????????????????? C.都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