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28 04:03:54
1、填空题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_____黑火药,它的爆炸反应为:
①除S外,上列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____。
②在生成物中,A的晶体类型为____,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的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 。
③已知CN-与N2结构相似,推算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 。
(2)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Q和T,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x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T比Q多2。T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Q2+的未成对电子数是_______。
(3)在CrCl3的水溶液中,一定条件下存在组成为[CrCln(H2O)6-n]x+(n和x均为正整数)的配离子,将其通过氢离子交换树脂(R-H),可发生离子交换反应:
[CrCln(H2O)6-n]x++xR-H→Rx[CrCln(H2O)6-n]+xH+
交换出来的H+经中和滴定,即可求出x和n,确定配离子的组成。
将含0.0015 moI [CrCl6(H2O)6-n]x+的溶液,与R-H完全交换后,中和生成的H+用浓度为0.1200 moI/LNaOH溶液25.00 mL,可知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 。
2、选择题 常温下,向10mL?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醋酸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7时,所加醋酸溶液的体积为10mL
B.pH<7时,溶液中:c(CH3COO-)>c(Na+)
C.7<pH<13时,溶液中:c(Na+)>c(CH3COO-)>c(OH-)>c(H+)
D.继续滴加0.1?mol?L-1醋酸溶液,溶液pH可以变为1
3、简答题 化学探究小组用H2C2O4(草酸)溶液测定KMnO4溶液的浓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I、取20.00mL0.250mol/L?H2C2O4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酸化,用KMnO4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反应方程式为(未配平):
KMnO4+H2C2O4+H2SO4→K2SO4+MnSO4+CO2↑+H2O
记录数据如下:
滴定次数 | 标准溶液体积/mL | 待测溶液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0.00 1.50 23.70 2 20.00 1.02 21.03 3 20.00 2.00 21.99 |
编号 | 温度/℃ | 酸化的H2C2O4溶液/mL | KMnO4溶液/mL | 溶液褪色时间/s 1 25 5.0 2.0 40 2 25 5.0(另外加少量MnSO4粉末) 2.0 4 3 60 5.0 2.0 25 |
4、简答题 在25mL0.1mol?L-1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的CH3COOH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1)B点溶液呈中性,有人据此认为,在B点时NaOH溶液与CH3CO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这种看法是否正确?______(填“是”或“否”),如果不正确,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在______(填“AB”、“BC”或“CD”)区间内.
(2)关于该滴定实验,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用滴定管如图2所示)______.
锥形瓶中的溶液 | 滴定管中的溶液 | 选用指示剂 | 选用滴定管 A 碱 酸 石蕊 乙 B 酸 碱 甲基橙 甲 C 碱 酸 酚酞 甲 D 酸 碱 酚酞 乙 |
5、填空题 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5.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向其中注入0.1000mol/L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指示剂刚好变色,且并不马上变色为止,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1mL.
④重复以上过程,但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加入5mL的蒸馏水,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2mL.试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中的溶液从______色变为______?色时,停止滴定.
(2)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_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3)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误是______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______(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步骤②缺少的操作是______
(5)如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______mL
(6)
滴定次数 | 待测液体积(mL) |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度数(mL) 滴定后度数(mL) 第一次 25.00 0.50 20.40 第二次 25.00 4.00 2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