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4 22:37:12
1、实验题 某课外小组对一些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下表为“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Ⅰ | 将打磨过的铝片(过量)放入一定浓度的CuCl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 产生气泡,析出疏松的红色固体,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
Ⅱ | 滤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Ⅲ | 将所得红色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加热烘干。 | 少量红色固体变黑 |
2、简答题 某同学为了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3)本实验需要加热的装置为______(填字母编号).
(4)写出装置C、D中可观察到的现象:C______,D______.
(5)D中反应每生成1个水分子,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
3、选择题 下列实验装置是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C.③中石蕊溶液变蓝色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溶液颜色
4、实验题 氨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测定氨分子的组成(图中夹持、固定装置部分均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A的锥形瓶中放入NaOH固体的目的是?。
(3)在干燥管B中不能选用的干燥剂是?(填序号);
A.碱石灰
B.生石灰
C.五氧化二磷
D.氢氧化钠
(4)E装置中盛装浓硫酸的目的是:?;
(5)待实验完毕后,若实验测得N2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a L,干燥管D增重b g, 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用含a、b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6)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NH3
①在图中方框内画出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
②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5、简答题 将氯气用导管通入较浓的NaOH和H2O2的混和液中,在导管口与混和液的接触处有闪烁的红光出现.这是因为通气后混和液中产生的ClO-被H2O2还原,发生激烈反应,产生能量较高的氧分子,它立即转变为普通氧分子,将多余的能量以红光放出.
进行此实验,所用的仪器及导管如图.
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组装氯气发生器时,应选用的仪器及导管(填写图中编号)是______.
(2)实验进行中,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顺序,气体流经的各仪器及导管的编号依次是______.
(3)仪器①的橡皮塞上应有______个孔,原因是______.
(4)实验时,仪器①中除观察到红光外还有______现象.
(5)实验需用约10%H2O2溶液100毫升,现用市售30%(密度近似为1克/厘米3)H2O2来配制,其具体配制方法是______.
(6)实验时仪器①中ClO-与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