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13:06:34
1、实验题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B是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
第一次实验,如图(a)所示,将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对齐并固定,让滑块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最高点距离桌面的高度h、M距离地面的高度H、M与P间的水平距离x1;
第二次实验,如图(b)所示,将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并固定,让滑块B再次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的距离L、M与P′ 间的水平距离x2。
(1)在第二次实验中,滑块在滑槽末端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2)(多选)通过上述测量和进一步的计算,可求出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下列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A.h的测量
B.H的测量
C.L的测量
D.x2的测量
(3)若实验中测得h=15cm、H=25cm、x1=30cm、L=10cm、x2=20cm,则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
参考答案:(1)(2)BCD(3)
本题解析:(1)滑块在滑槽末端时的速度大小为:?①?
由竖直方向有:?,由①②式求得:
?③
(2)第一次测的速度为:④
物体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由动能定理:?⑤
由③④⑤式可得:?由表达式可知会引起误差的是BCD.故选:BCD
(3)由=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某同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做“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取一段实验纸带,从0点开始每间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分别记为1、2、3、4,如图所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根据图可求得计数点2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2=??m/s,小车的加速度a=?m/s2。
参考答案:0.19m/s?;? 0.20m/s2
本题解析:根据以及
可知瞬时速度为0.19m/s,加速度大小为0.20m/s2.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利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要求使用?电源,若频率为50Hz则其周期为?s。(每空3分)
(1)打计数点4时纸带的速度v4 = ?。(3分)(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6点间的加速度为a=?。(3分)(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交流? 0.02秒?①1.20m/s?②1.98m/s2
本题解析:打点计时器依靠电流的周期性变化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带动硅钢片震动打点,所以要接交流电;周期与频率互为倒数,可知50Hz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由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可知,;0—6点间的加速度可由逐差法求得,
。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原长为l0,将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木块,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则此时弹簧的长度( )
A.l0-
mg k |
mg k |
mg k |
mgl0 k |
参考答案:根据胡克定律,有:
F=kx
物体受重力和拉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有:
F=mg
联立解得:x=mgk;
故弹簧的长度为:mgk+l0;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如图所示,重物A和B用跨过滑轮的细绳相连,滑轮挂在静止的轻弹簧下,已知A重40N,B重18N,滑轮重4N,弹簧的劲度系数500N/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物体A对支持面的压力和弹簧的伸长量。
参考答案:压力为22N(3分),弹簧伸长量0.08m(4分)
本题解析:对A,支持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N= GB- GA=40-18=22N,由牛顿第三定律,物体A对支持面的压力N’= N=22N,方向竖直向下。
对滑轮的轴心,F=kx=2GB+ G轮,故弹簧的伸长量x==0.08m
考点:本题考查共点力的平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