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5 06:26:20
1、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m
B.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C.两物体在10s时相距最远,在25s时相遇
D.甲比乙运动得快
参考答案:A、开始时,乙的位置坐标为零,甲从离坐标原点20米处开始运动,当乙开始运动时,甲已经运动了10s,因此二者之间的距离大于20m,故A错误;
B、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大小,由图可知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因此二者之间的距离在乙没有运动时增大,当乙开始运动时减小,在25s时相遇,然后逐渐增大,故B错误;
C、由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因此当乙开始运动时两者相距最远,从图象可知25s时,两者位置坐标相同,即相遇,故C正确;
D、乙运动的比甲快,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人用刻度尺去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共测量4次,测得数据分别为1.42cm、1.43cm、1.42cm、1.44cm,则物体长度的测量结果应为
A.1.4275cm
B.1.427cm
C.1.43cm
D.1.4cm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为了测量的准确,要多次侧量,求它们的平均值.
解答:球4次测量的平均值可得:
L=
=1.4275cm,
由于刻度尺的精确到是小数点后两位数,所以应该是1.43cm,所以C正确.
故选C.
点评:对于侧来那个一个物体的长度,知道要多次侧量求平均就可以了.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甲、乙两质点同时开始在彼此平行且靠近的两条水平轨道上同向运动,甲在前,乙在后,相距x。甲初速度为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乙以速度v0做匀速运动,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某同学作如下分析:设两质点相遇前,它们之间的距离为△x,则
当
时,两质点间距离△x有最小值。请你对该同学的分析作出评价:你若认为完全正确,请求出最小距离;你若认为缺乏完整性,请作出完整的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解:该同学的分析不完整
甲、乙两质点间的距离
若
,当
时,△x取最小值,
若
,当
时,
不是最小值,这种情况下△x的最小值为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测得第ns内的位移为s,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
A.
| n2 2s |
| 2s n2 |
| 2s 2n-1 |
| 2s 2n+1 |
参考答案:第ns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s1=s,则加速度a=vt′=sn-1+12=2s2n-1m/s2.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内与开始刹车后6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3
B.2∶3
C.16∶25
D.16∶49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v=at可知汽车刹车可看作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汽车刹车到零所需的时间为
,所以汽车减速2s的位移为
,汽车减速6s时速度已经减小到零,位移为
,所以位移之比为32m:50m=16∶25,C对;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容易出错的位置是学生没有对汽车减速到零的时间进行判断,直接带入6s计算的位移大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