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0:26:34
1、简答题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MN、PQ,并测出间距d.开始时让木板置于MN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1,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PQ处的时间t.
(1)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______;为了 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即可)______.
(2)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秤示数F1的关系.下列图象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______
(3)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______
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
参考答案:(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得:
a=2dt2
为了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保持F1不变,重复实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当F1>F0时,木板才产生加速度.随着继续向瓶中加水后,矿泉水瓶的质量不断增加,
矿泉水瓶的质量不能远小于木板的质量,那么水的重力与绳子的拉力差值越来越大.故选C.
(3)A、不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故A错误.
B.缓慢向瓶中加水,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故B正确.
C.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故C正确.
D.并没有获得很大的加速度,可以获取多组实验数据以提高实验精度.故D错误.
故选BC.
故答案为:(1)2dt2,保持F1不变,重复实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C,
(3)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
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CO为细绳.图乙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其中F1、F2是用两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弹簧秤的示数,F′是?只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弹簧秤的示数.
(1)在图乙中用作图法画出F1、F2的合力F;
(2)F和F′两力的作用线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
参考答案:
(1)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以F1、F2的为邻边,作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即为合力F,如图所示:
(2)F是通过作图的方法得到合力的理论值,而F′是通过一个弹簧称沿AO方向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O点,使得一个弹簧称的拉力与两个弹簧称的拉力效果相同,测量出的合力.故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由于误差的存在F和F′方向并不在重合.
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
(2)F′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为减小实验误差,盘和砝码的质量应比小车的质量___(填“小”或“大”)得多。
(2)如图为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s。为了由v-t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他量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求出打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其中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___m/s。
参考答案:(1)小
(2)0.1,0.46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用重物牵引小车,使小车在木板上(或轨道上)做匀变速运动。对此,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B.在平衡摩擦力,调整木板的倾角时,应将吊着重物的细线通过定滑轮拉着小车,使拖着纸带的小车在木板上做匀速运动
C.实验时应使牵引小车的细线尽量与木板(或轨道)平行
D.实验中应始终保持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被悬吊重物的质量
E.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A.功
B.功率
C.线速度
D.周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以下物理量中,功、功率和周期都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所以都是标量,线速度有大小也有方向,是矢量,故选项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