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3 00:23:21
1、选择题 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现象是
A.天然放射现象
B.光电效应现象
C.电离现象
D.a粒子散射现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的变化现象,选项A正确。光电效应现象是活泼金属最外侧电子吸收光的能量后逸出金属表面的选项,选项B错误。电离也是原子外层的电子吸收能量脱离原子核的现象,选项C错误。a粒子散射现象是a粒子受到原子核的库仑斥力而发生偏转的现象,选项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元素的原子核可用符号
表示,其中a、b为正整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等于此原子核中的质子数,b等于此原子核中的中子数
B.a等于此原子核中的中子数,b等于此原子核中的质子数
C.a等于此元素原子处于中性状态时核外电子数,b等于此原子核中质子数加中子数
D.a等于此原子核中的质子数,b等于此原子核中的核子数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中,a表示核内质子数,b表示原子核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原子处于中性时,核外电子数与核内质子数相等.质子与中子统称为核子,所以b又表示原子核内的核子数.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向较低能级跃迁,最多可放出二种频率的光子
B.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故可以根据原子光谱来鉴别物质
C.实际上,原子中的电子没有确定的轨道,但在空间各处出现的概率具有一定的规律
D.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可能能量状态是不连续的
(2)某些建筑材料可产生放射性气体氡,氡可以发生α或β衰变,如果人长期生活在氡浓度过高的环境中,那么,氡经过人的呼吸道沉积在肺部,并大量放出射线,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原来静止的一个质量为M的氡核()发生一次α衰变生成新核钋(Po)。已知衰变后的α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速度为v,并假设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α粒子和新核的动能。(涉及动量问题时,亏损的质量可忽略不计)
①写出衰变方程;
②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参考答案:(1)?BC
(2) ①衰变方程为:(2分)?
②设新核钋的速度为由动量守恒定律
(2分)解得
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2分)
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析研究 (2分)
解得:(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U衰变成
Pb要经过6次β衰变和6次α衰变
B.三种放射线中α射线的电离本领最强,γ射线的穿透本领最强
C.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化为中子时产生的
D.β射线与γ射线一样都是电磁波,但β射线穿透本领比γ射线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可能能量状态是不连续的
B.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故可以根据原子光谱来鉴别物质
C.用电磁波照射某原子,使它从能量为E1的基态跃迁到能量为E2的激发态,则该电磁波的频率等于(E2-E1)/h
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n=4能级轨道向低能级轨道跃迁所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多有8种
参考答案:A、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绕核旋转,向外辐射能量,认为原子的能量是连续的.故A错误.
B、每个原子有自己的特征谱线,通过光谱分析可以鉴定物质.故B正确.
C、根据E2-E1=hγ得,从能量为E1的基态跃迁到能量为E2的激发态,吸收电磁波的频率γ=E2-E1h.故C正确.
D、根据数学组合公式C2n=C24=6,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n=4能级轨道向低能级轨道跃迁所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多有6种.故D错误.
故选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