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7-17 20:39: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不得志独行其道。
小题2: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
小题3:欲速则不达,?
小题4: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小题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处也。
小题6:居天下之广居,?,行天下之大道。


参考答案:
小题1:得志与民由之
小题2:曲肱而枕之
小题3: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小题4:亲戚畔之
小题5:不以其道得之
小题6:立天下之正位


本题解析:默写(1)时,注意“由”的写法。默写(2)时,注意“肱”的写法。默写(3)时,注意“利”的写法。默写(4)时,注意“畔”的写法。
点评: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要注意领会含义,圈点强记,边背边写;要突破生僻难写字,默写时不连笔,规范书写;要注重同音异义词,注重同义异形词;要关注通假字等。该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新沐者必弹冠,____________。安能以身之察察,____________?(《楚辞》)
(2)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琵琶行》)
(3)颜渊喟然叹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
(4)____________,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____________。欲寄彩笺兼尺素,__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


参考答案:(1)新浴者必振衣 / 受物之汶汶者乎?
(2)幽咽泉流冰下难 / 冰泉冷涩弦凝绝
(3)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4)天高地迥/识盈虚之有数
(5)望尽天涯路/山长水阔知何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按要求默写出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揭示秦王朝灭亡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鸿门宴》)
(3)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参考答案:(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可追。
(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登高而招,?,而见者远;顺风而呼,?,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小题2: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苏轼《赤壁赋》)
小题3:_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小题4:最是一年春好处,?。(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参考答案:
小题1:臂非加长也?声非加疾也
小题2: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
小题3:停杯投箸不能食
小题4:绝胜烟柳满皇都


本题解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臂、疾、渺、粟、羡、箸、皇。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填空(8分)
(1)是故弟子不心不如师,。
(2),土不敢弯弓而报怨。
(3)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故木受绳则直,。
(5),行动处的弱柳扶风。
(6)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主人公这位“硬汉子”的形象。韩愈是唐代的倡导者。《祝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


参考答案:(1)师不必贤于弟子(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3)申之以孝悌之义(4)金就砺则利(5)闲静时如姣花照水(6)桑地亚哥古文运动《彷徨》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