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01-19 14:00: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我们看到这许多蝙蝠、狐狸等的举动言论,大有发迹后访穷朋友、衣锦还故乡的感觉。”其原因是()

A.因为我们自认为是进步的,思想复杂多了,而对简单化的纯朴道理自会有优越感。
B.因为我们感到作者创作时思想的浅薄和见解的谬误。
C.因为这些故事引起我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感到更亲切,更熟悉,更容易透彻理解。
D.因为虽然动物的言行是可笑的、幼稚的,甚至是无知的,但却是真理,和我们的追求是一致的。



2、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盘盘焉,囷囷焉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③或师焉,或不焉
B.①不敢言而敢怒②谁得而族灭也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C.①杳不知其所之也②吾欲之南海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①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②夫大国,难测也③予观夫巴陵胜状



3、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词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A.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填然鼓之(形容鼓声,拟声词)请以战喻(请允许我,表恭敬的副词)谷不可胜食也(尽)
B.弃甲曳兵而走(跑,这里指逃跑)直不百步耳(简直)养生丧死无憾(为死的人办丧事)树之以桑(动词,种植)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服)鸡豚狗彘之畜(蓄养)然而不王者(为王)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制止)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非我也,岁也(年成)王无罪岁(过错)斯天下之民至焉(这)



4、单选题  对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而刘夙婴疾病(婴:婴儿)
B.除臣洗马(除:授予、任命)
C.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息:儿子)
D.舅夺母志(夺:强迫、使改变)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
B.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C.于是废先王之道
D.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