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五)

时间:2019-03-15 13:57:3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忆昔?
唐·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 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 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 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 夕阳唯见水东流!
【注】①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时,正在长安应试的韦庄目击这座古都的衰颓,抚今伤昔,写下这首七律。
②无忌,战国时代魏国公子信陵君;莫愁,战国末期楚国歌女。
小题1: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3分)
小题2:前人评价这首诗,称其“婉而多讽”,请结合全诗分析本诗的艺术特色。(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对乱前长安贵族豪右那种灯红酒绿的生活的回味、留恋;②对上层统治阶层醉生梦死、竞逐奢靡的批判;③对社稷倾危的感叹。(1点1分)
小题2:
①对比:昔日长安贵族豪右那种灯红酒绿生活同眼前“乱离”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上层统治阶层醉生梦死、竞逐奢靡的批判;②象征:“夕阳”象征唐末国运已如日薄西山,“水东流”象征唐王朝崩溃的大势如碧水东去,颓波难挽;③双关:“无忌”“莫愁”,均取双关,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待,仅取其“无所忌惮”之意。这句诗的实际意思是指斥王孙公子肆无忌惮。用传说中一位美丽歌女的名字,慨叹浮华女子不解国事纷乱,深寓“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沉痛。④以景作结:最后一句“夕阳唯见水东流”以写景结束,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
韦庄本来住在长安附近,后来移居虢州。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时,他正来京城应试,目击这座古都的兴替盛衰,抚今伤昔,写下了这首“感慨遥深,婉而多讽”的七律。“感慨遥深”指其思想感情,“婉而多讽”言其情韵风调。
小题2:
此诗艺术上主要有两点特色:
一是用典使事,使诗意委婉深曲。首句“五陵”,是长安城外唐代贵族聚居之地,诗中“五陵”不单指代长安,也泛指当时贵族社会。次句的《子夜歌》是乐府古曲,歌词多写男女四时行乐之情,诗人以此讽刺豪门贵族一年四季追欢逐乐、笙歌达旦的奢靡生活。分明讽其沉湎声色,却用“月满楼”为衬景,把讽意深藏在溶溶月色中,不露声色。三句“银烛树前长似昼”,取邢邵“夕宴银为烛”诗意,写王公豪富之家酒食征逐,昼夜不分,也是意存鞭挞,而赋色清丽,辞意似依违于美刺之间。四句“露桃花里不知秋”,语出王昌龄《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借龙标诗语,笔锋暗指宫庭,斥其沉迷酒色以至春秋不辨,同样辞旨微婉,蕴藉不吐。第三联“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于对仗工绝之外,尤见使事之巧,尽委婉深曲之能事。“西园公子”指魏文帝曹丕及其弟曹植等,至于“无忌”,却是战国时代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名号。韦庄巧妙地把曹魏之“魏”与战国七雄之“魏”牵合在一起,由此引出“无忌”二字。但又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待,仅取其“无所忌惮”之意。这句诗的实际意思是指斥王孙公子肆无忌惮。诗人把这层真意寄寓在两个历史人物的名号中。由于曹丕和信陵君都是历史上值得称道的风流人物,因此,读起来倒象对那些王孙公子放荡不羁的行为津津乐道,而容易忽略其微讽的深意。下联“莫愁”同此手法,用传说中一位美丽歌女的名字,慨叹浮华女子不解国事蜩螗,深寓“融江犹唱后庭花”的沉痛。由于巧妙地使事用典,全诗但见花月管弦,裘马脂粉,真意反而朦胧,如雾里看花,隐约缥缈,不见色相。感慨之诗意藉婉而多讽的风调而显得更为深沉,更加耐人咀嚼。
二是借助于双关、象征、暗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错综运用,传出弦外之音和味外之味。“子夜歌”是乐府古调名,也含有“半夜笙歌”的微意,语意双关。“银烛树前”则暗示贵族生活的豪华奢侈。“露桃花里”象征红袖青螺;“不知秋”又用双关手法,含有不知末日将临的深意。“无忌”“莫愁”,均取双关。“俱是梦” 的“梦”字,绾上三联,既慨叹往昔繁华,如梦如烟;又有双关“醉生梦死”之意。结句“夕阳唯见水东流”,从修辞角度看,“夕阳”象征唐末国运已如日薄西山,“水东流”象征唐王朝崩溃的大势如碧水东去,颓波难挽;从诗的色彩看,则见残阳惨淡,照着滔滔逝水,暮色苍茫中,万物萧瑟。有此一结句,无限怆怀,顿生纸墨。有此一结句,就使诗情更为饱满、凄怆。水流无已,此恨绵绵,都包含在这七个字中,这正是全诗结穴之处。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诗人被贬永州之时。西园在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营造了凄清寂寞的意境。(意对即可)
(2)反衬,以动衬静;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无人理解的情怀。(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
(1)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魔幻现实主义形成热潮。其标志是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
(2)南朝诗歌题材较为狭窄,追求华丽辞藻。待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才扩大了诗歌的表现范围。从台阁走向关山和塞漠,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胸襟。故此,四人被称为“?”
(3)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_______,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兵车行》)
(5)花径不曾缘客扫,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客至》)
(6)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7)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参考答案:(1)《百年孤独》;(2)初唐四杰。(3)剑阁峥嵘而崔嵬;(4)边庭流血成海水;(5)蓬门今始为君开;(6)乾坤日夜浮;(7)俯足以蓄妻子;(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小题1】请简要分析首联写景的特色及其效果。(3分)
【小题2】诗中无论是人是物都满怀“春”的憧憬,请结合颔联和颈联简要分析。(4分)
【小题3】作者“临觞”为什么“忽不御”,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视听结合。(1分)作者通过斑鸠的鸣叫,满树白色杏花开放,把春意描写得很浓。(2分)(答动静结合亦可)
【小题2】农民修整桑枝;(1分)察看泉水通路;(1分)燕归旧梁;(1分)主人看新历。(1分)
【小题3】作者想到漂泊在外的游子无缘享受春光,(1分)因而惋惜、惆怅,(1分)表达对“远客”的同情。(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解答此题,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及运用的表现手法。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鸣”“白”很明显是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或视觉与听觉结合的手法,由“春”可体会出春意浓浓。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解答此题,可在感知句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来分析,“伐”“觇”表现出了农民休整农事来迎接春意的情形;“归燕”“旧人”的行为也表现出了对春的憧憬。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3】此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鉴赏评价能力。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分析,“远客”是指漂泊在外的游子,“惆怅”是作者的愁思,即对游子在外漂泊无缘赏析春景的同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 缺部分。(8分)
(1)亦以明死生之大,?。?
(2)大阉之乱,?,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
(3)?,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4)亦余心之所善兮,?
(5)?,哀民生之多艰。
(6)?,吾将上下而求索。
(7)群山万壑赴荆门,?
(8)?,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参考答案:(1)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3)大阉亦逡巡畏义
(4)虽九死其犹未悔?(5)长太息以掩涕兮?(6)路曼曼其修远兮
(7)生长明妃尚有村?(8)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本题解析:“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本题还要注意几个重点字的写法。如:“社稷”“缙绅”“阉”“逡巡”“太息”“明”“威”等。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