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1 00:01:39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8分)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①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注】①引领:伸颈远望
小题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诗。(1分)
小题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月何皎皎”这一句运用了比兴手法。
B.“客行虽云乐”在诗中有以乐衬哀的效果。
C.诗人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
D.本诗语言浅显,朴素自然,而余味无穷。
小题3: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
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1)作者笔下的“江村”环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第一联中就可以看出,第二、三联先描写眼前景物,又撷取了家庭生活的两幅画面,从中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2)“多病所需唯药物”一句,有的版本也作“但有故人供禄米”,你认为哪一句更好?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欧阳修的《采桑子》两首词,回答问题。
其二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其四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1)在这两首词的下片中西湖有怎样的共同特点?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二”词中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嵩山作①
王维
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③闲闲④。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⑤嵩高下,归来且闭关⑥。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②薄:草木交错曰薄。③去:行走。④闲闲:悠闲,从容貌。⑤迢递:远貌。递:形容遥远。⑥闭关:佛家闭门静修。有闭门谢客意。
(1)颔联描写归隐途中的景色,但并非泛泛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首诗写得很有层次。随着诗人的笔端,既可以领略归山途中的景色转移,也可以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试简要分析这种感情的细微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4分)
(2)最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这种写法有何好处?(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