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三)

时间:2017-11-10 21:38: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减字木兰花
苏 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小题1:词中所写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意象简要说明。(4分)
小题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早春(初春)。从“莺初解语”的“初”字,“微雨”的“微”字,“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特点可以看出。
小题2:上片通过“莺初解语”、“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表达了词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下片通过“休辞”、“人易老”、“莫待”表达了词人对光阴的珍惜之情。劝导人们不要虚度人生,要珍惜大好青春时光。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的能力。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难度较小。词的上阕,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天空也刚刚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远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嫩绿铺在地面。诗人所写的这些景物都独具初春的特点。
小题2: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整首诗可以这样解:“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这是一年当中春色最好的时候吧。天空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遥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绿铺在地面。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花是不经开的,人是容易老的。不要等到浓烈的春天回到大地时再触目伤怀,你我颠倒唏嘘、百般感慨在红英凋零、绿苔如茵之间。”根据词意我们可以揣测:趁年轻时潇洒走一回,及时把握青春年华,珍惜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及时行乐,不要到年老时后悔颠倒,无所作为,大概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浣溪沙
王国维
爱棹扁舟傍岸行,红妆素蓞斗轻盈。脸边舷外晚霞明。
为惜花香停短棹,戏窥鬓影拨流萍。玉钗斜立小蜻蜓。
  注:素萏:白荷花。流萍:水面的浮萍。
1.这里的“浣溪沙”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篇作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表现了江南水乡少女荷塘泛舟的美好场面。
B.第二句写浓妆少女因嫉妒美丽的荷花而与之斗艳。
C.第三句写少女脸庞与晚霞构成了一幅恬静的画面。
D.第四句写少女因怜惜清香美丽的荷花而停止划桨。
3.请结合具体词语,对作品的结尾两句所描写的意境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词牌名
2.B
3.“戏窥鬓影拨流萍”写的是少女静静地看着自己水中的倩影,一直未动。“玉钗斜立小蜻蜓”是说少女看水中美好的自己过于入神,小蜻蜓调皮地立在她的钗头。用小蜻蜓的出现,反衬出少女久久未动,凝神专注地盯着自己的水中影看,可见少女形貌之美。同时,小蜻蜓与人的靠近,又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作者借少女泛舟的美好场面,表现出对生活之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毛泽东的两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乙】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小题1:下面各项准确概括了两词景物特色的一项是(?)(3分)
A.乙词描写妖娆的雪景,甲词描写滂沱的雨景。
B.乙词描写寒冷的冬景,甲词描写浩淼的水景。
C.乙词描写壮丽的雪景,甲词描写壮阔的海景。
D.乙词描写冬日的静景,甲词描写夏日的动景
小题2:甲乙两首词出于同一诗人笔下,虽然题材不同,但写法相近。(4分)
从表现的内容看,两词上阙都是?,下阙都是?,重在?
从表达方式看,两词都运用了?。(每空1分)
小题3:两首词都有警策之语,使全词的“题外之远致”洋溢纸上。(2分)
【甲】词的警策之语是?
【乙】词的警策之语是?。(每空1分)
小题4: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甲词的主题蕴涵。(3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写景?评古论今?论今?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
小题3: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小题4:《浪》词通过表现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


本题解析:
小题1:首先要明白诗歌中的景物是由一个个意象组合而成,所以要想搞清景物特点,就要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和一些修饰意象的关键词。甲诗中要抓住“浪”“滔天”“汪洋”,乙诗中要抓住“冰”“雪”“失滔滔”“银蛇”“蜡象”,综合分析,不难发现甲词写的是海景,乙词写的是雪景,而且都是气势磅礴的壮丽之景。
小题2:两词上阙都是写景,很容易看出来。甲词下阙提到“魏武”“东临碣石”,这是在评论曹操,后面又提到“今又是”“换了人间”,说明是由评论曹操到写现在;乙词下阙提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后面又提到“还看今朝”,说明也是由评论古代帝王到写现在。因此两词下阙都是“评古论今”。另外诗词中借景抒情、借古讽今是诗歌常用手法,写景一般都是为了抒情,谈古一般都是为了论今,所以两词下阙“评古”是铺垫,“论今”才是重点。
小题3: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两个概念,一是“警策之语”,即语简言奇、含意深长而警策动人的语句”;二是“题外之远致”,即文章之外的高远的情致;所以此题的要求就是找出两词中意味深长、能集中表达诗人情感的语句,由此不难找出答案。
小题4:根据小题1:提示,甲词描绘的是壮阔的海景,要特别注意“壮阔”一词,壮阔之景表现的自然是雄伟的气魄和博大的胸怀。再要知人论世,结合作者毛泽东的人生经历,不难推断此词抒发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诗歌常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对下列诗句表现手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②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④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⑤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⑥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
A.①⑤/②③/④⑥
B.①③/②⑤/④⑥
C.①⑤/②④/③⑥
D.①③/②④/⑤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宋)方回
蕨拳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1)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2分)
(2)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