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11-05 22:19: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小题1:诗歌一、二句写景,请具体描绘这幅图景,并概括作者所表达的情感。(3分)
小题2:有人评价这首《送友人》“短幅中有无限蕴藉,藏无数曲折”,请任选诗的第三句或第四句,分析作者的情感有哪些“曲折”变化。(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第一问:诗人秋夜登山临水,望见一派蒹葭与山色“共苍苍”的景象,月亮射出清冷的寒光,更令人凛然生寒。
第二问:表达了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怀恋情绪(或离愁)。
小题2:第三句:人隔千里,自今夕始,本应是无限伤感和遗憾,但这里却加“谁言”二字,似乎要一反那遗憾之意,是一种慰勉的语调。这与前两句隐含的离伤构成一个曲折,表现出相思情意的执着。
第四句:“关塞”,大约友人是去赴边吧,那再见自然很不易了,除非相遇梦中。不过美梦也不易求得,行人又远在塞北。“关塞长”使梦魂难以度越,已自不堪,更何况“离梦杳如”,连梦也醒来不做。一句之中含层层曲折,将难堪之情推向高潮。此句的苦语,相对于第三句的慰勉,又是一大曲折。


本题解析:
小题1: 此题要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蒹葭”“夜”“霜”“月寒山色”,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描绘这两句的意境。由“霜”“寒”所渲染的清冷气氛,可体会出作者送友人时的离愁别绪。组织答案时,先分析诗歌意境,再体会情感。
小题2:此题先分析第三句的大意内容,“谁言”一词,表现出诗人自我安慰的的语调,所以,可以从前两句渲染的伤感和遗憾气氛与第三句慰勉的语调在内容情感上的差别分析其曲折;后两句诗可根据关键词“离梦杳如” “关塞长”所体现的相见之难,来表达诗人与友人的怀恋之情,与第三句的自我安慰的语调又形成反差曲折。答题思路就是从句子之间在内容上的反差变化的角度来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田黄雀行
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削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泉下谢少年。
1.这首诗抒写了一则寓言故事,请简要概述故事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叙说寓言故事之前。为什么要写“利剑不在掌”一句?你怎样理解前四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一只黄雀为逃避鹰鹞而误投罗网,挣扎中引起了一位年青人的同情,他不顾捕雀人的欢呼,拔出剑来削开了罗网,黄雀得以逃身高飞。黄雀冲上云天忽而又直坠而下,为的是表达对年青人热心救助的谢意。(意对即可)
2.开头句一个“悲”字,让人感觉到作者所说的“高树”、“海水”并非象征雄伟壮阔而是暗喻环境险恶。“利剑”显然是借代为权势。没有权势怎么能对友人(遇难)伸出援手?由此推测,诗的前四句作者抒发的是朋友遇难而自己无力援救的无奈心情。寓言故事则是这种心情的曲折表述。(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11分)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小题1: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梦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用。(5分)
小题2:这首诗颈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润”浸润、滋润(1分);久晴亢旱,骄阳似火,人们期盼着甘霖。诗人一夜梦醒,忽感霖雨已降,炎氛全消,(2分);“润”字不仅传出那种浸透全身的生理上的舒适感、清凉感,而且传达出久旱逢甘霖后心理上的熨贴感、喜悦感。(2分)。
小题1:①颈联“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酣畅淋漓的抒发出诗人久旱逢甘霖,秋田将以苏的欣喜之情。(2分)②诗人想象“大雨三日”的作用:千里平畴,一片青绿,生机勃勃。(1分)然后收归眼前,直抒“听雨”之喜:把雨落梧桐的潇潇声响当作最美妙的的音乐来欣赏。(1分)虚实相生(1分)、直抒胸臆。(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练字题的答题格式如下:
1、先解释该字的意思;2、解释该字所在句子的大意;3、分析该字可能涉及的修辞手法,一般为拟人手法;4、分析该字的表达效果,主要是描写了一种什么样的景象,或者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也可以是抒发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答案示例:“润”浸润、滋润(1分);久晴亢旱,骄阳似火,人们期盼着甘霖。诗人一夜梦醒,忽感霖雨已降,炎氛全消,(2分);“润”字不仅传出那种浸透全身的生理上的舒适感、清凉感,而且传达出久旱逢甘霖后心理上的熨贴感、喜悦感。(2分)。
小题1:
这道题有两个问,第一问主要是考察学生对诗歌抒发感情的把握;一问是考察学生对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把握。从诗歌的小序中不难把握本诗的感情主旋律是欣喜的,欢畅的。手法上看,因为雨发生在夜里,所以,作者不可能看到千里稻花,所以是想象;再看桐叶滴雨变成音乐,显然是比喻;眼前景与日后景相互交错,显然是虚实结合;整联在景色描写中透出作者的欣喜之情,是典型的情景交融。
示例:①颈联“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酣畅淋漓的抒发出诗人久旱逢甘霖,秋田将以苏的欣喜之情。(2分)
②诗人通过想象写“大雨三日”的作用:千里平畴,一片青绿,生机勃勃。(1分)把雨落梧桐的潇潇声响比作最美妙的音乐。(1分)虚实相生(1分)、写景抒情、情景交融。(1分)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
重观瀑布
乔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饥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1)请简析本诗中瀑布在形状、色彩、动态上的特点。?
?
(2)“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是元曲中绘景的压卷,请赏析。
?


参考答案:(1)运用比喻手法,用“练”“丝”“虹”“龙”“高垂”“悬霄汉”等词语写出了瀑布修长高挂的形状;说它像“雪练”“冰丝”“白虹”“玉龙”“晴雪”,写出了瀑布洁净素白的颜色。以“饮涧”“下山”“飞滩”等词语,写出了瀑布飞泻的姿态、力度和撼人心魄的气势。
(2)?“冰丝”用比喻修辞手法,作者以大胆的想象,把瀑布比作一幅白练,从陡峭的石壁垂下,跨越千年,那白练的缕缕经纬线,湿漉漉的,带着水汽、丝丝细雨直从空中飘下,十分形象地描绘了远眺瀑布垂挂悬崖的姿态。(虽然曲中不见“瀑布”二字,但瀑布的奇观韵味却极为生动地表现出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双溪种花(其一)
(宋)王炎
双溪渐有杂花开,每日扶筇①到一回。
胜似名园空锁闭,主人到老不归来。
注释: ①筇(qióng):竹做的手杖。
小题1:下列对两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菩萨蛮》起写平林寒山皆在黄昏时呈现出凄黯之色,烘托出苍茫哀愁的氛围。
B.“宿鸟归飞急”写宿鸟归巢之急切,反衬出游人无归,增添了全词的“愁”味。
C.《双溪种花》前两句说园中春花正好,因此诗人每天扶杖到此观赏,有闲适之感。
D.《双溪种花》后两句写这里胜似名园别墅,后悔自己宦游直到年老才能归来赏园。
小题2:两首诗中“空”字有炼字之工,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两诗中“空”字的妙处。
小题3:文学创作过程中,为了更准确地表达思想情感,创作者常常无数次改动作品中的字词,来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代有“推敲”之说,法国作家福楼拜也说:“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名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要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用心去寻找,直至找到那一个名词,那一个动词和那一个形容词,才能产生卓越的作品。”
文学家炼字炼句的过程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态度,这样的态度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生活或阅读经验,谈谈你的感悟。不少于200字。(1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空”是一个副词,即空空、白白、徒劳的意思。李诗写楼中人在玉阶上徒劳无益地久久凝眸站立,却盼不来归人,加强了因空候而无归期的深深离愁。王诗强调名园之花虽然珍贵,但因主人奔走仕途,至老不归,以至空开空落,只有自己日日来赏,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喜爱乡村恬淡生活的心境。
小题3:观点:不断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不断打磨……


本题解析:
小题1:这两句是说:名园之花虽然珍贵,但因主人奔走仕途,至老不归,以至空开空落,无人赏爱。言外之意是:自己虽是山野之人,没有名园别墅,但日日赏花,胜似那至老不归的富贵园主。
小题2:李词“玉阶空伫立”,在暮霭沉沉之中,主人公久久地站立在石阶前,感到的只是一片空茫。“空”也是上片所勾画的景物感染下的必然结果。如此日日空候,思妇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王诗意为:名园之花虽然珍贵,但因主人奔走仕途,至老不归,以至空开空落,无人赏爱。言外之意是:自己虽是山野之人,没有名园别墅,但日日赏花,胜似那至老不归的富贵园主。
小题3:本题与两首诗的内容没有多大关系,但可以从“空”字的运用中得到一些启示,遣词造句都与作者的情感有关。解答本题还可以从《咬文嚼字》一文得到启示。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