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试卷(五)

时间:2011-02-24 19:42: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

1作者在文中赞扬了橡胶树哪些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点简要概括。(6分)

参考答案: (6分)①彻底的奉献精神;②忍耐,宽容;③坚韧;④从容不迫。(每点2分;答对三点计6分,语意相近即可)

(6分)①彻底的奉献精神;②忍耐,宽容;③坚韧;④从容不迫。(每点2分;答对三点计6分,语意相近即可)

----------------------------------------

2结合原文回答下面问题。(5分)(1)文中第⑧段“我是否能逃出悲剧寻到另一片乐土圣地呢?”一句中的“悲剧”具体指什么?(2分)(2)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作答。(3分)

参考答案: (5分)(1)“悲剧”是指橡胶树满身刀痕,结满血痂的悲哀的生存状态(2分,只答成“可怜、寒碜的生存状态”计1分)(2)起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由上文抒写而对橡胶树悲剧形象时的悲痛和压抑,过渡到下文对橡胶树的敬佩和赞美。(2分)

(5分)(1)“悲剧”是指橡胶树满身刀痕,结满血痂的悲哀的生存状态(2分,只答成“可怜、寒碜的生存状态”计1分)(2)起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由上文抒写而对橡胶树悲剧形象时的悲痛和压抑,过渡到下文对橡胶树的敬佩和赞美。(2分)

----------------------------------------

3文中说:“在这个世界上,唯悲痛是生存的条件和力量,力量转入内心,内心海阔天空。”请结合文意,理解这句话的含意。(3分)

参考答案: (3分)悲痛在生活中不可避免(1分),我们要把悲痛转化为顽强的生命力(1分),乐观、宽容、坚韧地生活(1分)。(语意相近即可)

(3分)悲痛在生活中不可避免(1分),我们要把悲痛转化为顽强的生命力(1分),乐观、宽容、坚韧地生活(1分)。(语意相近即可)

----------------------------------------

4文章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表现橡胶树的不凡精神,试举出两种,并结合文章赏析。(8分)答:第一种:(4分)第二种:(4分)

参考答案: (8分)参考示例: 对比。如以油棕、槟榔树的绚丽多姿与橡胶树可怜、寒碜的形象形成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橡胶树悲哀的生存状态,为后文赞美橡胶树作铺垫。拟人。如写橡胶树“自己为自己擦干血迹,自己为自己打好绷带,然后,自己站起来,从容不迫”,将橡胶树人格化,把橡胶树作为战士来讴歌,生动地赞美了它坚韧的意志和从容不迫的气度。比喻。如把橡胶树比喻成“打满绷带的战士”和“斜挂绶带的将军”,既形象地刻画出橡胶树伤痕累累的外形,又高度地赞美了橡胶坚韧的品质和从容气度。(评分标准:答出一种修辞手法1分,举例正确1分,分析恰当2分,共计4分)

(8分)参考示例: 对比。如以油棕、槟榔树的绚丽多姿与橡胶树可怜、寒碜的形象形成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橡胶树悲哀的生存状态,为后文赞美橡胶树作铺垫。拟人。如写橡胶树“自己为自己擦干血迹,自己为自己打好绷带,然后,自己站起来,从容不迫”,将橡胶树人格化,把橡胶树作为战士来讴歌,生动地赞美了它坚韧的意志和从容不迫的气度。比喻。如把橡胶树比喻成“打满绷带的战士”和“斜挂绶带的将军”,既形象地刻画出橡胶树伤痕累累的外形,又高度地赞美了橡胶坚韧的品质和从容气度。(评分标准:答出一种修辞手法1分,举例正确1分,分析恰当2分,共计4分)

首页 上页 4 5 下页 尾页 5/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