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北京卷)(二)
时间:2011-01-13 22:06: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根据文意,简要说明艺术和科学所追求的普遍性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① 艺术追求的是人类情感的普遍性,优秀作品能够跨越时空引起人们深层的情感共鸣。② 科学追求的是原理的普遍性,应用的广泛也反映了科学原理的普遍性。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类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情感是人类创造力的基础。B.举礼拜、苏轼作品为例,表明题载不同的作品也能引起人的共鸣。C.科学的深刻性及其应用的广泛性,与其定律阐述的简单性成反比。D.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推动了核能等20世纪新科技的发展。 参考答案: D ----------------------------------------1第⑤段画线部分状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这与下文有什么关联? 参考答案: 状写了作者挣扎在幻想和现实、祖国和异域之间,无法获得安宁的心境。对心境的描写为下文作者被海棠花唤醒思乡之情做了心理和情感的铺垫。 ----------------------------------------2第⑧段“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略 ----------------------------------------3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①文章第②段开头说“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作者与海棠花真的是“无缘”吗?为什么?②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 ①并非无缘。文中的一些片段看似与海棠花无缘,但海棠花最终唤醒了作者浓烈的相思,使“有缘”构成了文章的终结点。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串联起作者生命中从故乡到异域的一些断片,运用了首尾照应寓情于物的手法。B.第②段写作者故乡单调的房顶及同样单调的海景,凸显出家中海棠花晚霞般的绚烂。C.作者虽然十分渴望”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未能如愿。D.上世纪30年代赴德国留学的作者始终用苦行者的精神钻研学问,以致无暇顾及海棠花。E.文章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映了作者对战争年代德国社会现实的思考与省察。 参考答案: [A, C] ----------------------------------------1、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略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