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24 00:59:06
1、单项选择题 合作教学的重要前提是()。
A.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可塑造的
B.尊重学生的人格
C.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D.师生学习共同体
2、问答题 怎样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展?
3、多项选择题 解释性理解水平的教学目标包括()。
A.说明性理解
B.封闭性转换
C.探究性理解
D.开放性转换
4、填空题 ()扩展论和螺旋扩展论认为个体发展诸方面在每一个阶段中都同时发展着,有的甚至认为由孩子到成人没有什么质的变化,只有量的变化。
5、单项选择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等级的教学水平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其中()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共同进行研究和评价。它要求有目的地引起新问题情境的认知冲突,鼓励学生积极介人。
A.记忆水平的教学
B.解释性理解水平的教学
C.探究性理解水平的教学
D.开放性理解水平的教学
6、单项选择题 学校卫生包括了()。
A、身体卫生
B、心理卫生
C、青春期卫生
D、身体卫生和心理卫生
7、名词解释 狭义的教育目的
8、多项选择题 设置综合课程的合理性或内在依据在于()。
A、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这是人类知识发展本身的内在要求和客观
B、有利于消除学生孤立地看待各门学科知识的倾向,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世界观
C、有利于学生探索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发现新知识
D、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认识视野,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综合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9、单项选择题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知识进行分类,其中一种分类就是将知识分为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下列关于这两者说法错误的是()。
A.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将知识分为两类,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
B.默会知识是不能言传,不能系统表述的知识
C.没有默会知识就没有明确知识
D.在量上,明确知识要比默会知识多
10、多项选择题 韩愈的教育思想包括()。
A.勤学深思
B.及时施教
C.博学求精
D.学习与独创相结合
11、多项选择题 以下那些说法属于孔子提出的教学方法思想?()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2、填空题 课外教育的特点是组织上的自愿性、()、活动的自由性、形式的多样性。
13、单项选择题 斯克里文主张采用目的游离评价的方式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
A.课程计划实施的过程
B.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
C.课程计划的制定
D.课程内容的选择
14、单项选择题 下面哪一个不是教育的要素?()
A.教育者
B.学习者
C.教育方式
D.教育影响
15、单项选择题 ()是一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训练教师教学技能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方法。
A.板书
B.微格教学
C.行动研究
D.多媒体教学
16、单项选择题 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A、说服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自我教育法
D、情感陶冶法
17、单项选择题 下列反思的类型中属于超前性反思的是()。
A.对实践的反思
B.为实践反思
C.实践中反思
D.以上都是
18、名词解释 加权定量评分法
19、单项选择题 在个性特征上表现为:自信心强,有较强的独立性,有反抗意识和自我意识,有强烈的自我表达的需要,对不愉快有更大的耐心,情绪表现广泛,这样的学生被称为()。
A.好学生
B.有争议的学生
C.另类学生
D.普通学生
20、填空题 教育内容在学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21、单项选择题 提出课程编制目标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美)杜威
B、(美)布鲁纳
C、(英)L–斯腾豪斯
D、(美)R–泰勒
22、问答题 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具有什么特点?
23、判断题 学科课程强调直接经验的学习。
24、单项选择题 关于理性权威与非理性权威的区别,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
A、理性的权威诉诸理智的说服,非理性的权威诉诸权力的压服
B、理性的权威建立在对话、讨论、协商的基础之上,非理性的权威建立在专断独自的基础之上
C、理性的权威排斥情感,非理性的权威依赖情感
D、理性的权威愿意接受健全的批评,非理性的权威拒绝接受任何批评
25、多项选择题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典型例证是()。
A.大范围设计
B.核心设计
C.“活动—经验”设计
D.生活领域设计
26、多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显示媒体的是()。
A.图像
B.扫描仪
C.动画
D.扬声器
27、单项选择题 一项课程改革计划能否成功地实施,取决于()。
A.该课程变革计划本身的特征
B.学区的特征和学校特征
C.外部环境的特征
D.以上各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状态与水平
28、单项选择题 斯宾塞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个问题,从而建立起以()为主要内容的近代课程评价体系。
A.活动
B.科学知识
C.经验
D.人类文化
29、单项选择题 提出必须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赞可夫
C.凯洛夫
D.奥苏伯尔
30、单项选择题 苏联时期苏共中央的机关报是()
A.《消息报》
B.《劳动报》
C.《火星报》
D.《真理报》